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英國《衛報》報道,全球海洋委員會發現,18個國家正在通過其提供給漁業公司的補貼,間接支持掠奪公海漁業資源的行為。
該委員會在報告中表示,公海中約有87%的魚類已遭到過度捕撈或處于滅絕邊緣,而一些國家正以燃料補貼的形式來補助資金。由此,漁業公司的船隊就可以進入公海捕獲金槍魚以及其他魚類資源,這給全球食品安全帶來了威脅。各國政府應在未來五年內逐步停止補貼行為,讓魚類資源能有時間得到恢復。此外,各國還要減少塑料的使用比例,進而降低對海洋的污染。
英國前外交大臣、全球海洋委員會聯席主席大衛·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表示: “我們應該停止給公海捕魚提供補貼,對在公海進行工業捕魚等行為提供補貼將給我們的下一代帶來巨大傷害。”
全球海洋委員會敦促聯合國采取措施,力爭在9月舉行會議時將海洋保護列入行動目標之一。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表示,計劃在太平洋中南部地帶創建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保護珊瑚礁、鯨以及各種魚類等。
米利班德說:“35到40年前,公海還是一片處女地。技術的變革,再加上政府補貼以及人口增長所帶來的需求,讓公海成了各國爭搶的領域。公海捕魚如果沒有補貼,根本沒法盈利。”
全球海洋委員會還表示,大型船隊控制了公海捕魚工作,擠走了發展中國家較小規模的作業船只,而且其捕魚方式不可持續。報告顯示,西班牙政府提供的燃料補貼數量最多,達到約10.73億美元。此外,法國、英國、丹麥和意大利為捕魚船隊提供的補貼額度也非常高。日本、韓國、菲律賓和美國同樣為各自國家船隊的公海作業補貼燃油成本,美國的補貼數量為1.37億美元。(1美元約合6.25元人民幣)
公海區域面臨的另一大威脅是非法捕魚。為此,報告敦促各國政府通過編號來追蹤這部分船只。各國政府應著手限制并在未來五年里逐步取消燃油補貼政策。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各國應考慮在公海地區徹底禁止工業捕魚行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