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防城區因勢利導,積極采取合理科學布局、規范管理、改良品種、健全疫情防檢體系、推行無公害養殖等措施,不斷加強對水產畜牧業的引導、調控和管理,促使水產漁牧業產值實現高位增長。截至日前,漁牧經濟產值近6.3億元,同比增長29.5%,其中:漁業產值4.04億元,同比增長18%;畜牧業產值2<--ADV_CONTENT-->.23億元,同比增長13.27%。
強化合理科學布局。該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小區養殖為切入口,將對蝦、大蠔、羅非魚和生豬家禽的養殖作為漁牧業的主導產業,積極發展優勢品種養殖。通過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前來實地考察、論證,做好科學規劃,并及時調整產業布局。通過在沿海一帶開挖蝦塘發展對蝦養殖,在山區鄉鎮利用低洼地、山塘水庫改造發展羅非魚養殖,逐步形成了使小區養殖數量不斷增多,養殖面積不斷加大的良好態勢。至8月底,全區共有養殖小區610個。對蝦養殖面積16000畝,大蠔養殖面積45815畝,羅非魚養殖面積10350畝。
加大良種繁殖力度。該區通過對水產、畜禽良種繁殖場及改良站點實行檔案化、規范化管理和售種出證管理制度,走引進、繁育和改良相結合的路子,加大母牛人工授精網絡建設,積極推行二元雜母豬養殖,進一步提高了水產、禽畜品種的質量和苗種市場的規范化程度,直接加快了漁牧產業品種改良步伐。日前,已完成母牛人工授精配種2100頭,本交1650頭,產仔數918頭;二元雜母豬雜交3600頭。
健全疫情防檢體系。該區堅持“防疫與生產并重”的方針,不斷加強防檢體系建設。一是重新調整充實全區村級防治員,區財政撥?罱鉀Q了村級防治員的月待遇問題,充分調動了防治員的工作積極性。二是進一步健全動物防疫工作運行機制,完善區、鄉、村、組四級疫情監測網絡建設,成立防控巡邏隊,實行“五戶聯防”制度,使動物防、堵、控作用進一步發揮。三是全面加強動物檢疫和執法監督工作。按照“以檢促防、以監保防”的要求,加大動物產地檢疫、定點屠宰檢疫、集市流通疫情檢疫和運輸檢疫的力度,保障了漁牧業的安全生產與流通。目前,全區共設立村一級疫情報告員141人,組一級疫情報告員2597人,社區和農林場疫情監測員169人,成立邊境一線村巡邏隊8個。
推行無公害養殖。該區以無公害產地認定工作為依托,全面推廣無公害和標準化健康養殖。通過聘請自治區無公害產地認定專家組的專家到鄉鎮為水產技術人員、無公害產地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規范化養殖技術人員進行授課,積極開展技術推廣、下鄉辦會、協會培訓等形式的各類技術培訓,使科學養殖技術、無公害養殖技術和標準化養殖技術得到了全面推廣,進一步提高了養殖產品的質量衛生標準,增強了市場競爭力。至日前,全區已取得對蝦無公害產地認定養殖場9家,養殖面積6680畝,占全區對蝦養殖面積的50%。共舉辦各類漁牧業養殖培訓班8期,培訓2300多人次。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捕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