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風景宜人,昔日破落的小漁村經統一規劃,建起了一幢幢美觀舒適的樓房。一戶民居內,白發蒼蒼的老船長蘇承芬正向一批風華正茂的大學生娓娓講述昔日驚心動魄的航海經歷。舉目眺望遠方,蔚藍的大海翻卷起雪白的浪花,似乎在印證著老人的講述。
昔日出海萬分艱辛 沒少吃海水煮的米飯
這批大學生來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他們吸引來的,是海南漁民的遠洋捕撈歷史。今年暑假,他們專程走訪海邊漁村,記錄并整理出了數十名老船長的口述航海經歷。
今年80歲的老船長蘇承芬說,他年輕的時候,每一次遠航,至少要花三個月才能回來。因為帆船只能順風行駛,要趁農歷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份刮東北風的時候,從潭門出發到西沙、南沙才順風。但到目的地之后,只能等到第二年的農歷二月份刮起南風,才能順風回來。“現在行駛機動船多好啊,只花兩三天就能到西沙、南沙,想回來就回來。”蘇承芬一再感嘆時代的變遷。
“我們年輕時出海,工具非常落后,船又舊又小。在出海人的眼中,水比米更加珍貴。那時候去南沙,誰的米沒有了,別人給你一兩包沒關系。但是向別人討要淡水就很難。”蘇承芬說,出發前,漁民會盡量往船上多存放一些淡水。一旦淡水用完,就只能在海上的島嶼找水,出海次數多了,船長們知道哪個島嶼上會產淡水,一般是現挖現取。等到明年再來的時候,上次你挖的坑已經不見了,都被海水給淹沒了。即使能挖到水,那水都是紅紅的,上面還覆蓋著一層泡沫。實在沒辦法,海水也要喝。他當船長的時候,曾有很多次拿咸水煮飯吃。很多人一喝海水就會拉肚子。但渴起來沒辦法,喝不下去也得喝。
如果船上的淡水沒了,米還有,漁民煮飯時就只能放一點點水,放很多米進去,煮出的飯是半生半熟的。有時候,水還有,但米卻沒了。米放在船上,被海水打濕后會迅速壞掉。
昔日出海禍福難料 曾從鯊腹剖出人體手腳
年輕時,蘇承芬曾去過比曾母暗沙更遠的海域。解放后他開過機動船出海,但那時的機動船遠不如現在的先進,船上的燃料也和淡水一樣,都是從家里裝過去的。如果食物和燃料夠用,那就繼續向前行駛,否則只能回程。
漁民出海,最怕的是遇到臺風等惡劣天氣。“記得1973年那場臺風特別大。臺風來的時候,我正在西沙,知道臺風要到了,就把船停泊在永興島上的海港。”蘇承芬說,那時候永興島上有一個水產局,用來收購漁民們捕到的魚。有一天漁民們把捕到的十幾只鯊魚賣給了水產局。他看到人們用腳去踩壓鯊魚的肚子,鯊魚的肚子都是鼓鼓的,剖開鯊魚的肚子后人們才發現,哎呀,這個鯊魚肚子里面有一個人頭,那個鯊魚肚子里有一只人腳,有的鯊魚肚子里有一只人手……此后很多年,目睹過現場的漁民們見面講起這事都要落淚。
蘇承芬說,在那次風暴來臨之前,在他的家鄉潭門,剛巧有一艘剛造好的大船出海,還有一些小船尾隨其后。大船和小船上面的,大概有30人,沒有一個人回來。
兇猛的鯊魚是很多漁民心目中的噩夢。“我曾經跟鯊魚搏斗過。”蘇承芬說,那條鯊魚的個頭看起來不是很大,可是很狡猾。當時他和另外兩個同鄉背靠背站在礁石上,緊緊攥著手里的鐵叉,緊盯著那只鯊魚的去向。彼此對峙了一陣子,鯊魚耐不住了,就去啃咬礁盤。三個人喊著“一、二、三!”齊齊投出鐵叉,殺死了那條鯊魚,撈上來仔細察看,它居然有好幾層牙。
大學生聽蘇承芬老人講航海故事。通訊員吳寶琪 攝
以前沒有天氣預報 船長們用眼睛來看天象
以前沒有衛星、沒有導航,沒有氣象臺,漁民們是怎么知道天氣變化的呢?碰到大風大浪的時候,又該如何應對?蘇承芬說,當年他們出海,經常會碰到臺風。“在大海上遇到臺風非常非常危險,不過我的船在臺風到來前,會到礁盤里避風,或者回港口,哪里可以避風就去哪里。”蘇承芬說,以前沒有氣象預報,都是靠自己的眼睛看氣象的:天空上有預兆,海螺也有預兆,海水也有預兆。比如說,白天看起來是平靜的水面,晚上會出現一個個像排球籃球那么大的漩渦,白白亮亮的,一直向上噴涌而起,那就要當心風暴了。有時候天上出現一團白云,像彩虹一樣伸展開來,與之不同的是,彩虹是七彩的,它只是白色的,就像是天上掛著白色的彩虹一樣,這種現象被稱為“天掛白虹”。老船員們晚上起夜,一旦見到這種天象就開始擔心,因為這是大風暴來臨前的預兆,要趕緊找港口避風避雨。
航海“秘本”《更路簿》 漁民縱橫南海的“指南針”
在尋訪的過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大學生們發現那些帆船時代的老船長已經陸續離世,與時間賽跑的迫切感油然而生。他們建議相關單位能為這些老船長拍攝紀錄片,留下影像。“老一代漁民勇于開發南海的故事是最具海南特色的航海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船長將一個個離開,如果遺失了這種文化,將會多么令人遺憾。”在校生林嬌玉說。
一種名為《更路簿》的小冊子更是引起了大學生們的強烈關注,它又名南海航道更路經。今年80歲的蘇承芬是其代表性傳承人。
百度百科上,對南海航道更路經的解釋是:它是漁民自古以來自編自用的航海“秘本”,是一種記錄航海知識的手抄本小冊子,或是一張手繪的航海地圖,它是每位船長必備的航海圖,而圖中記載的航海路線,航行要領,氣象水流,更不知是多少漁民用鮮血換來的“生命航線”。2008年6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這種書流傳于海南漁民手中,是海南漁民千百年來航行南海的“指南針”,更是古代海南人發現和開發南海諸島的真實記錄。海南大學教授周偉民認為,更路簿中的這些記錄,反映出海南漁民活動的范圍非常廣。“包括廣東沿岸、北海、海南島沿岸、中南半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使用這些更路簿的漁民以文昌、瓊海兩地為主,其次有三亞、萬寧、陵水、臨高等地的漁民。這些更路簿,是海南漁民歷史上在南海水域進行生產活動的明證。”
參與尋訪的大學生們說,隨著科技的發展,航海技術有了飛速進步,老船長手中的《更路簿》正在漸漸地退出人們的視野。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對《更路簿》進行修繕、整理和保護,不要讓這些重要的史料流逝在時間的長河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