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轉載浙江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消息,據英國“衛報”報道,最近,英國水產業界“可持續海鮮聯盟(SSC)”在位于英國中東部沿海“格里姆斯比學院”召開的“亨伯河2014海鮮峰會”上宣布,該組織擬正式推出可持續發展海鮮產品的兩個“品牌代碼”。據SSC聲稱,這兩個品牌代碼,是依據本行業一項“自愿原則和環保聲明”以及對環境的一種“負責任行為標準”生產出的海鮮產品,更便于采購商和消費者輕松識別。也就是說,是專指“確保采購商和消費者能買到的安全、環保、有意義和統一的跨行業零售的放心海鮮產品”。
據介紹,這種標記在新包裝上的“品牌代碼”,其目的是讓采購商和消費者能輕易識別這一確保環保的可持續發展“品牌產品”,若假包賠。與此同時,這一被稱為“采購代碼”的品牌代碼,也將確保零售商、供應商能真正采購到負責任的誠信品牌產品。據稱,根據“品牌代碼”,可讓零售商、供應商能全程追溯所購買的海鮮產品,這也是英國水產業界首次為自己創建的海鮮品牌標識。因此,當有消費者提出疑問時,就可憑借SSC指定包裝或菜單上的“品牌代碼”,輕易找到相關海鮮產品的來源。
另據SSC披露,截至目前,已經簽定了該“品牌代碼”的SSC成員已包括:英國食品合作社、馬莎百貨、莫里森超市、塞恩斯伯里超市、樂購超市、維特羅斯超市、里昂海吧餐廳、新英格蘭海鮮餐廳、冰島酒店集團、以及,M&J海鮮餐廳、海灣Fyne酒店餐廳等等。不過,有非政府組織提出批評指出,英國境內眾多的零售商在聲稱打出自身海鮮產品可持續性品牌代碼的同時,其實存在了一定的誤導性。并指稱,就好比美國要求所有入境的金槍魚罐頭都貼上“海豚標簽”一樣,有些海域其實并沒有海豚,但它卻掩蓋了可能會傷及海龜和鯊魚的事實。并且,全英國僅僅用兩個“品牌代碼”來涵蓋所有海鮮產品,是否有一點“以偏概全”之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