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9日,羅馬 - 糧農組織新近開發的一種可快速識別標志性魚類物種的便捷數碼技術有望確保鯊魚未來能夠更悠閑地在大海中暢游。
新的“iSharkFin”軟件將有助于保護瀕危的鯊魚品種和打擊非法魚翅貿易。
該軟件是為海關官員和魚市檢查人員以及熱衷于避免捕撈受保護物種的漁民提供的一個工具,糧農組織漁業及水產養殖部負責開發該軟件的項目組長莫妮卡·巴羅內說。
在2013年五種鯊魚被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之后,該項目開始實施。
iSharkFin的工作原理
該系統以機器學習技術為基礎,為缺乏正規產品分類培訓的港口檢查員、海關人員、市場督查員和魚品貿易商提供專業方面的知識。
在上傳的圖片中,用戶選擇鰭片形狀的幾個關鍵點,同時確定其他一些特點,然后通過計算程序將這些信息與其記憶庫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從而對鯊魚種類進行識別。這個過程大約需要五分鐘。糧農組織正在開發可用于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的“iSharkFin”應用程序,以擴大其潛在的影響力和使用。
到目前為止,“iSharkFin”可以通過背鰭(鯊魚背上標志性的魚鰭)和七個胸鰭來識別35種鯊魚。
它們中許多都是國際貿易中最常見的種類。未來將會增加更多種類,但鑒于有些種類現已相當罕見,需要時間來收集比較完整的信息。
該軟件由糧農組織與西班牙比戈大學合作開發。CITES和日本政府提供財政支持。
鯊魚的生存
采用“iSharkFin”將有助于主管部門破解長期以來在確定全球捕鯊實際規模方面的難題。
有關遭捕殺的鯊魚估計數差別很大,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該數字可能為每年7300多萬頭,占總資源量的6%以上。這個數字超過了鯊魚資源可持續增長的速度,因為該物種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成熟并繁育數量很少的后代,而該數字比糧農組織根據官方生產統計數據記錄的數字高出四倍。
這種不可思議的巨大差別往往被歸咎于“捕鯊取翅”,即割下鯊魚翅后,再將鯊魚丟回海里的做法。許多國家已經宣布捕鯊取翅的行為非法,并嚴格規定,只有在將整條鯊魚捕獲上岸的情況下才可進行魚翅貿易。
使用“iSharkFin”能夠更準確地了解差別,因為來自魚翅圖片的信息可以被用來推斷整條鯊魚的假定體積和重量,從而以另外一種方式計算出累積鯊魚捕獲量,巴羅內說。
本周在糧農組織召開的高級別研討會正在討論包括負責任捕撈和受威脅物種養護在內的公海海域有效管理所面臨的挑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