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Intrafish 4月13日報道:北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一致同意改變白令海峽綠青鱈捕撈業現狀,以避免或減少因混獲捕撈方式對海域內大鱗大麻哈魚的傷害。新規定將對白令海域內的大鱗大麻哈魚實施嚴格的捕撈上限,數量從60000尾減少至45000尾。一旦大鱗大麻哈魚捕撈量因混獲超過上限,阿拉斯加綠青鱈捕撈業會立即停止作業。
海上加工商協會則認為,北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通過的新規定并未達到行業內期望的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而自91號法案實施以來,綠青鱈捕撈業已經盡最大努力避免混獲對大鱗大麻哈魚的傷害,事實上,被捕撈的大鱗大麻哈魚數量很少。
由于大鱗大麻哈魚數量的減少,有專家建議稱應更改綠青鱈捕撈季時間和每開放季的捕撈配額,以及協助漁船避讓大鱗大麻哈魚主要活動區域。目前,阿拉斯加綠青鱈A捕撈季開放時間為:1月20日至6月10日,B捕撈季時間為6月10日至11月1日,約有45%的捕撈配額在捕撈A季完成,55%在B捕撈季完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