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美白對蝦空腸空胃偷死病的四個核心特點及對其預防方法: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南美白對蝦偷死病與蝦塘的鹽度、PH值、水質的肥瘦、有機質、無機質的含量有關,不同條件的蝦塘對蝦發病時間、速度、程度不同:
1、池塘鹽度越低,放苗后初次發病的時間越推后,如比重1.005以下的池塘,發病時間在放苗后30-40天,每天都有少量的爛紅死蝦浮起,停料后會減少死蝦,養至60天抓蝦時發現死掉的病蝦不多;池塘鹽度越高,放苗后初次發病的時間越快,如比重1.020以上的池塘,發病時間最短在放苗后的6-7天,最長的不超過20天,當發現有少量的爛紅死蝦浮起時,3-5天內大部分蝦會死亡在塘底。
2、PH值低于7-8,養成活率較高;PH值高于8-9,養成活率較低。
3、水溫越低,放苗后初次發病的時間越推后;水溫越高,放苗后初次發病的時間越快。
4、水色瘦、有機懸浮物含量低的蝦塘,養成活率較高;水肥濃、有機質含量高的池塘,養成活率較低.
針對以上特點:
1、使用有機質含量低的漁肥或無渣液肥培育清爽的水質。
弧菌主要附著在有機質上生長繁殖,水瘦、有機懸浮物含量低的蝦塘,弧菌生長慢且量少,養成活率較高。萬萬不可使用大量的發酵雞糞等有機肥肥水。
2、放苗前,使用消毒劑徹底消毒養殖水體。
選擇聚維酮碘(安潔)、苯扎溴銨(安泰)、魚蝦菌毒凈等消毒劑效果最佳。
3、放苗后,及時添加淡水,逐漸降低鹽度。
現行爆發的副溶血性弧菌是海水弧菌,又稱嗜鹽菌,鹽度越低,其生長繁殖的速度越慢,在純淡水中,其幾乎不能生長。2010年前很多淡水塘養蝦較高的成功率也充分說明了副溶血性弧菌這一生物特征。因此,放苗后,有條件的池塘,可逐漸添加清潔的淡水,降低蝦塘水的鹽度以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的繁殖生長,從而達到預防偷死病的目的。
4、用弧菌培養基對養殖水體弧菌的垂直分布進行檢測。
結果說明:大部分弧菌都在池塘底部,附著在飼料、殘餌、有機碎屑、死藻上繁殖生長,對蝦吃食后即患病。因此,放苗后,每月投噬菌蛭弧菌凍干粉3-5次,一支一畝,同時全池潑灑對藻類影響不大的消毒劑:安潔。目的:殺滅池塘水體和底部附著在飼料、有機碎屑、死藻上的弧菌,控制弧菌的數量在1000株/ml。
5、副溶血性弧菌怕酸。
在養過程中,盡量控制蝦塘的PH值在不影響對蝦正常生長的臨界值(7.0-8.0的范圍內),若池塘PH值過高,及時施用水維康、藻毒分解素等以降低養殖水體酸堿度,可有效延緩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對蝦空腸空胃偷死病的爆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