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安徽省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安徽省6月份氣溫會持續上升,俗話說“吃了端午粽,就把寒衣送”,當月的最高氣溫可能會達到35℃,水溫也會劇升到25~30℃;多陰雨,也許出現暴雨、強對流等天氣。初夏季節環境溫度變化快,水質逐漸富營養化,水生動物疾病趨于頻發、高發。寄生蟲病、細菌性疾病、草魚“三病”均進入高發期,廣大養殖戶應加強管理,及時預防,同時要注意缺氧泛池。
一、病情預測
1、鯽魚:易發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鯽造血器官壞死病、錨頭鳋病、指環蟲病、孢子蟲病。全省池塘高密度養殖區為重點關注區域。
2、草魚:易發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中華鳋病、錨頭鳋病、肝膽綜合癥,也可能會發生草魚出血病。全省池塘養殖二齡草魚地區為重點關注區域。
3、花、白鰱:易發錨頭鳋病、中華鳋病,并可能感染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全省池塘高密度養殖區為重點關注區域。
4、河蟹:可能會發生水腫病、水癟子病、蛻殼不遂,池塘高密度養殖可能會發生爛鰓病。當涂縣生態養蟹區,無為縣池塘養蟹區為重點關注區域,宣州區幼蟹養殖及其它養殖區也應關注。
5、甲魚:易發腐皮病、腮腺炎、白底板病,六月份是溫室甲魚移往外塘進行生態養殖的季節,懷遠縣、南陵縣、無為縣等龜鱉養殖區應重點加以關注與防范。
6、黃鱔:易發發燒病、赤皮病、細菌性腸炎、爛尾病、棘頭蟲病。六月份是網箱養鱔鱔種運輸放養季節,疾病較多,肥西、金安區、望江縣、蕪湖縣等網箱養鱔較多的地區,為重點關注的地區。
7、六月份是各類魚苗培育夏花魚種的關鍵季節,車輪蟲、指環蟲等寄生蟲病高發,全省池塘培育夏花魚種尤其是高密度培育的地區為重點關注區域。
二、防治措施
1、預防車輪蟲病,應適當向池內加水,調節池水有機物濃度,使用國標漁藥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或商品治療車輪蟲病的藥品進行治療。預防或治療魚類錨頭鳋、中華鳋病使用漁用敵百蟲,國標漁藥甲苯咪唑溶液等藥物對錨頭鳋很有療效,對指環蟲病也有一定效果(敏感魚類慎用)。
2、預防淡水魚類細菌性敗血癥和沒其他細菌性疾病,首先應加強管理,定期加注新水,氨氮偏高使用光合細菌,有機質偏高使用芽孢桿菌或EM均調節水質,投喂優質飼料,并用生石灰消毒水體。根據2016年藥敏試驗結果,發病時選用病原菌較為敏感的國標漁藥氟苯尼考粉、恩諾沙星粉、大蒜素治療魚類細菌性敗血癥、爛鰓病、腸炎病和赤皮病。
3、預防草魚出血病,在發病季節使用國標漁藥伏碘(PVP-I)或聚維酮碘全池潑灑進行水體消毒,也可用二氧化氯、生石灰等消毒劑全池潑灑,同時內服國標抗生素類藥物,有輔助治療作用。
4、預防甲魚病害,避免在放養過程中受傷,合理控制放養密度;投喂營養平衡的全價飼料,適量添加天然飼料;溫室甲魚移往外塘放養,做好雌雄分開養殖。放養初期使用二氧化氯、生石灰消毒水體,適當加水改善水質。國標漁藥大蒜素、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等抗生素對治療甲魚細菌性疾病效果較好。
5、有些黃鱔疾病是鱔種捕撈或運輸時造成外傷,細菌侵入后而引起?捎5%-10%食鹽水洗擦患部或把病鱔放入2.5%的食鹽水浸洗15-20分鐘,并用漂白粉兌水全池均勻潑灑消毒,大蒜搗爛拌餌投喂。發生棘頭蟲病時,使用鱔用敵百蟲拌餌投喂。
6、針對天氣悶熱可能造成的魚類缺氧,應注意加強日常管理,注意觀察魚類的攝食和水質情況,發現缺氧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注入新水、采取增氧等措施。(來源:病害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2017年6月湖北省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6月是魚類的快速生長時期,也是病害的高發階段。由于水溫升高,魚類的攝食量增加,養殖水體中魚糞、殘餌的數量增大,加上冬春期間的積累,養殖水體中有害物質的數量較大,水質極易惡化,容易引起魚病的暴發。
一、病情預測
1.草魚、鰱魚、鳙魚、鯽魚、鳊魚等常規魚類易發生爛鰓病、腸炎病和出血性敗血癥,草魚易得草魚出血病,重點關注大宗淡水魚主養區。
2.草魚、鰱魚、鯽魚易發生車輪蟲和指環蟲病,重點關注大宗淡水魚主養區。
3.黃鱔易得出血、腸炎病,重點關注仙桃、洪湖等主養區。
4.河蟹易得固著類纖毛蟲病,重點關注鄂州、洪湖、江夏、漢南等主養區。
5.小龍蝦易得白斑綜合征,重點關注省內小龍蝦及稻蝦養殖區。
6.中華鱉易得腮腺炎病和癤瘡病,重點關注京山、公安等主養區。
二、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1.注意調節水質,適時換水或加注新水。
2.每個月用生石灰全池潑灑一次,平均水深1米每畝用15~20公斤生石灰。
3.在魚病高發期,可以采取食場掛袋,預防疾病發生。
4.適當開增氧機增氧,改善水質。
5.投料嚴格做好“四定”。
6.小龍蝦應嚴格控制養殖密度,捕大留小。
(二)防治方法
1.對草魚等常規魚類的細菌性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細菌性敗血癥治療外用:二氧化氯0.3mg/L全池潑灑,每日一次,連用3次;內服:每100kg魚用氟苯尼考6g拌飼投喂,連喂4~6天。草魚出血病治療:大黃200g、黃芩200g、黃柏200g、板藍根200g和食鹽170g,粉碎后和適量飼料拌勻制成水中穩定性好的顆粒飼料,1天1次,連用7~10天,或注射疫苗進行預防。
2.草魚等常規魚類車輪蟲治療方法:用30%規格敵百蟲溶液,以敵百蟲計,每1立方米水體,0.1~0.2g全池遍灑,效果較好。
3.黃鱔出血病治療方法:氟苯尼考,一次量,每1kg體重魚拌飼15~20mg投喂,1天1次,連用3~5天。黃鱔腸炎病治療:甲砜霉素粉,一次量,每1kg飼料7g拌飼投喂,1天1次,連用5天
4.河蟹固著類纖毛蟲病治療方法:硫酸鋅,一次量,0.3~0.5mg/L全池潑灑1次;嚴重時,一次量1~2mg/L,隔3天再用1次,用藥后適量換水。
5.小龍蝦白斑綜合征的治療方法:聚維酮碘或四烷基季銨鹽絡合碘
0.3~3.5mg/L全池潑灑;二氧化氯0.2~0.5mg/L全池潑灑,每半月預防一次。癥狀嚴重時:用0.2%維生素C+1%的大蒜+2%雙黃連,加水溶解后用噴霧器噴在飼料上投喂;如發現有蝦發病,應及時將病蝦隔離,控制病情進一步擴散。
6.中華鱉腮腺炎病治療方法:10%聚維酮碘溶液,一次量,0.3mg/L全池潑灑,1天1次,連用3天。(來源: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2017年6月江西省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進入6月份,氣溫、水溫持續較高,是水生動物病害的多發期,全省廣大養殖戶要格外重視。依據江西省歷年發病特點及氣候條件,6月份疾病預測如下:
一、預測流行病
1、河蟹顫抖病:高密度養殖易發此病,全省各養蟹區需高度注意。
2、草魚出血病:主要關注區域為本省草魚池塘高密度養殖區。
3、“老三病”:主要危害草魚,此階段水溫在24~32℃之間,開始進入流行高峰,流行范圍廣。
4、愛德華氏菌病:主要關注區域為斑點叉尾鮰、鰻鱺主要養殖區,根據歷年監測情況,6月份為流行期,池塘和網箱均有發生,特別是高密度網箱養殖場。
5、細菌性敗血癥:主要危害鰱、鳙、鯉、鯽等,從夏花魚種到成魚均可感染,6月份為發病高峰期,主要關注區域為池塘高密度養殖區。
6、中華鳋、錨頭鳋:對淡水各齡魚都可危害,全省范圍內流行。
7、指環蟲。褐饕:、鳙及草魚,寄生各年齡的魚類,春末夏初危害魚苗、魚種和1斤以下的成魚;主要關注區域為池塘高密度養殖區。
8、車輪蟲:主要關注區域為全省的池塘、網箱養殖,特別是苗種繁育場。
9、魚鲺。何:Ω鞣N淡水魚類,從稚魚到成魚均可發病,幼魚、小魚受害較為嚴重。往年常有發生,各養殖區域需引起注意。
二、采取的防控措施
1、河蟹顫抖病:幼蟹養殖期慎用藥物,尤其是對器官損害性大的藥物應禁用,保持水質清潔,經常換水。發生此病后,不可盲目用藥,飼料中添加免疫增強劑(中草藥、多糖類)增強蟹體免疫力。
2、草魚出血。毫餍屑竟澏ㄆ谟脷⒕舅幬锶貪姙⒒蚴硤鰸姙ⅲ⒔Y合內服免疫增強劑進行預防;治療可采用外用藥物殺滅水體病毒,內服中草藥配方。
3、治療細菌性疾病可先進行藥物敏感性實驗,采用敏感度高的抗菌藥物進行拌餌內服,同時配合中草藥和維生素內服,效果更好。
4、國標漁藥精制敵百蟲粉、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菊酯類殺蟲劑、阿維菌素、中草藥制劑驅蟲散等對寄生蟲性疾病有防控效果。(來源:江西水產技術推廣站)
2017年6月浙江省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6月份進入夏季,氣溫、水溫持續升高,養殖生物發病率會有所上升。期間又恰逢梅雨季節,陰雨天氣較多,還可能會出現暴雨、強對流等天氣,天氣變化快,水質易變,容易引發各類病害。
一、病情預測
1、南美白對蝦:易發白斑綜合征等病毒性疾病、急性肝胰腺壞死癥等。重點關注浙北、浙東對蝦養殖區域。
2、大黃魚:易發刺激隱核蟲病。重點關注浙東、浙南沿海海水網箱養殖區域。
3、海水蟹類:易發黃水病、黑鰓病、纖毛蟲病等。重點關注浙東、浙南沿海養殖區域。
4、淡水魚類:易發出血性敗血癥、爛鰓病、腸炎病及寄生蟲疾病等。重點關注浙北、浙中、浙東淡水養殖區域。
5、中華鱉:易發腐皮病、潰爛病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浙北、浙中中華鱉養殖區域。
二、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1、南美白對蝦白斑綜合征和急性肝胰腺壞死癥
白斑綜合征:以預防為主。主要做好水質調控,并可采用生物防控技術,如跟草魚、胡子鯰、羅非魚等混養的技術。
急性肝胰腺壞死病:以培水調水為主,也可采用生物防控技術。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暴雨、臺風、急劇升溫降溫天氣變化前4天開始對養殖水體進行“培水+抗應激-消毒-底質改良+藻類培養-益生菌”三步處理;嚴格控制飼料投喂量,暴雨、臺風當天停飼,陰天、小雨飼減料;每3~4天補充藻類營養、益生菌、底質改良等水質調節劑,如連續幾天出現pH下降、亞硝酸鹽氨氮濃度偏高,需用沸石粉、過氧化鈣等處理池塘底質。
2、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
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C、中草藥、免疫增強劑等,提高魚體抵抗力;控制放養密度、做好網箱清潔消毒工作,確保網箱內水流暢通、水質良好;定期用生石灰潑灑,以免附著包囊孵出重新感染;如有發病,要及時清除病死魚,防止病魚死后有些隱核蟲離開魚體形成包囊,進行增殖。
3、海水蟹類黃水病、黑鰓病、纖毛蟲病
及時排除低鹽水更換新鮮海水,保持海水鹽度在適宜范圍和相對穩定;定期用溴氯海因等消毒;投喂優質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蟹用多維、三黃粉等增強抗病能力。
4、淡水魚類出血性敗血癥、細菌性疾病
定期做好水質消毒和食臺消毒等工作,可用溴氯海因或聚維酮碘用水稀釋后全池潑灑,抑制病原滋生;科學投飼,保持飼料新鮮且營養全面,杜絕投喂霉變的飼料,投飼要做到“四定”。
5、中華鱉腐皮病、潰爛病
做好日常消毒和水質調節工作;選擇晴朗天氣將鱉從溫室移至池塘,移出過程中,要注意操作、減少應激。6月份為稚鱉孵化期,要及時做好收集孵化工作以及稚鱉的強化培育和防病措施;稚鱉入池前必須藥浴消毒,以防病菌感染。
。ǘ┲委煷胧
1、對蝦肝胰腺壞死癥。發生疑似病情,立即停止投飼,施用應激產品2~4小時后消毒,消毒后即用底改劑改良底質,第2天用藻類培養產品、益生菌、底質增氧劑等處理水體,第4天再用藻類培養產品、益生菌、糖類調節水質,使水質改善、不再出現死蝦時,重新投喂飼料,并嚴格控制投飼量。
2、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對局部感染的病魚可采用低鹽度或淡水處理;對整個養殖區感染的,及時疏散網箱至鹽度較低的海區,降低養殖密度,或每箱用1.5~2.5kg生石灰掛袋(網箱規格為3.3m×3.3m×4m)。
3、海水蟹類纖毛蟲病。發病時每立方水體用(1.2~1.5)g的三合劑(硫酸鋅、硫酸銅、硫酸亞鐵)全池潑灑。
4、淡水魚類細菌性疾病。養殖池水體用二氧化氯或季銨鹽碘溶液等消毒劑消毒,同時在飼料中拌入氟苯尼考等國標漁藥投喂。
5、淡水魚類寄生蟲病。中華鳋病、錨頭鳋病等,使用國標漁藥敵百蟲全池潑灑有一定治療效果;車輪蟲病、斜管蟲病、固著類纖毛蟲病可用硫酸銅硫酸亞鐵粉。
6、甲魚細菌性疾病。水體用二氧化氯或聚維酮碘消毒,同時在飼料中拌喂氟苯尼考和維生素C。(來源: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遼寧省6月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5月份遼寧地區氣溫較往年偏低,雨量較小。預計6月遼寧地區氣溫上升較快,養殖池塘水溫將持續上升,可達到18℃-26℃,是水產養殖品種的最佳生長期。由于池塘苗種放養時間較短,水質污染較輕,細菌性等重大疾病不易發生。淡水魚重點關注寄生蟲疾病,注意各種淡水魚苗夏花階段的寄生蟲和白頭白嘴等疾病。海水養殖注意海參、灘涂貝類及海蜇由于氣溫快速上升所帶來的各種病害。
一、病情預測
1.鯉魚:易得車輪蟲和指環蟲病。重點關注省內主養區和高密度精養區。
2.淡水魚夏花魚苗:易發生鰓部粘孢子蟲、車輪蟲、斜管蟲病及白頭白嘴病、氣泡病。重點關注沈陽、遼陽養殖區。
3.烏鱧、鯰魚、黃顙魚夏花階段:極易發生纖毛蟲病。重點關注沈陽、遼陽養殖區。
4.草魚:易發生爛鰓、腸炎、赤皮并發癥、及車輪蟲病。重點關注沈陽、遼陽主養區。
5.大菱鲆:易發生腸炎病、紅嘴病、細菌性爛鰭病。重點關注葫蘆島工廠化養殖區。
6.虹鱒魚:易發生寄生蟲類疾病,如小瓜蟲、三代蟲等,及爛鰓、腸炎等細菌性病。重點關注葫蘆島、本溪、丹東、遼陽養殖區。
7.河蟹:易發生蛻殼不遂病、水腫病。重點關注盤錦、鞍山稻田和葦田養殖區。
8.泥鰍魚:易發生水霉病,重點關注盤錦泥鰍魚高密度養殖區。
9.海參:易發生腐皮病。重點關注沿海所有養殖區。
10.中國對蝦、南美白對蝦:易發生白斑病毒病、紅體病。重點關注沿海養殖區。
11.海蜇:易發生平頭、長脖、萎縮、上吊病等病害。重點關注丹東養殖區。
二、防控措施
建議:一是加強水質管理,定期換水、注水、消毒,保持良好的水體環境;二是保證餌料品質。同時要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針對各種癥狀提前做好調節水質、殺菌、改底工作,防止病害發生。三是關注天氣變化。據遼寧省氣象局預測,夏季(6-8月)全省降水量為461-503mm,較常年(418.8mm)偏多1-2成,其中大連、營口和葫蘆島地區偏少1-2成,撫順和鐵嶺地區偏多2-5成,其他地區偏多1-2成。全省平均氣溫為23.4-23.9度,較常年(22.9度)偏高0.5-1.0度。
1.寄生蟲。赫莆蘸侠矸硼B密度,保持水質清潔,定時開啟增氧設備,如遇到悶熱天氣,應延長增氧時間。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生物制劑等進行消毒和調節水質。全池潑灑相應的藥物(殺蟲劑),預防為主。
2.淡水魚夏花魚苗粘孢子蟲。阂皇窃谒疁15度以上時及時對養殖水體接種有益菌,控制有益藻相平衡,提高免疫;二是采用土塘護坡措施,切斷中間寄主的感染途徑;三是在沒護坡的土塘內投喂地克珠利進行防控。
3.烏鱧、鯰魚、黃顙魚夏花階段纖毛蟲。很囕喯x病以硫酸銅或中藥制劑潑灑防控為主;杯體蟲、斜管蟲病要以魚藥“纖蟲清”防控為主,采用2次間隔用藥潑灑,上、下午各0.75ppm。
4.虹鱒魚爛鰓和腸炎。罕3趾侠淼姆硼B密度,養殖水體清潔,投喂營養全面、新鮮的餌料。定期對生產工具、魚池進行消毒;經常清池,保持養殖環境潔凈,減少病原繁殖;也可用大蒜素3克/公斤比例制成藥餌投喂,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5.淡水魚夏花魚苗的白頭白嘴和氣泡病。涸谒ㄏ绿15天左右,全池潑灑“二氧化氯”1-2次,可預防夏花魚苗的白頭白嘴。辉谒ㄏ绿10天后,用水質改良劑“清爽”全池潑灑一次,可預防夏花魚苗的氣泡病。
6.大菱鲆腸炎、紅嘴和細菌性爛鰭病:加強養殖水質管理,保證水體含氧量,保持良好的養殖環境;強化喂養,科學投喂優質餌料(鮮雜魚要消毒),增強魚體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7.對蝦白斑綜合征、紅體。何r池應在高溫期到來之前蓄滿水,盡量少換水,避免有害微生物和病毒的進入;嚴禁大排大灌,避免對蝦出現應激反應引發疾;定期對蝦池水體進行消毒。
8.海參:要注意控制養殖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質和底質環境;定期進行水體消毒;定期潑灑益生菌改善水質;注意降雨對池水鹽度變化,保持適量充氧,防止溫度和鹽度變化太大,引起海參化皮。
9.海蜇:保持充足的餌料量,是防止海蜇平頭、長脖病關鍵。
10.河蟹:對于脫殼不遂病一是要定期全池遍灑生石灰,保持池水呈弱堿性。二是補充營養,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脫殼素及貝殼粉、骨粉、蛋殼粉、魚粉等礦物質較多的物質。三是創造適宜的脫殼環境,保持水體相對穩定,水溫在19-28度。河蟹水腫病要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在養殖過程中要小心操作,勿使蟹體腹部受傷,也可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3毫克/升的二溴海因全池潑灑。。(來源:遼寧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2017年6月北京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6月份北京地區天氣溫度將會達到35℃以上。如果池塘水位低,那么水溫上升會極為迅速,各種微生物滋生,病原將從之前的水霉病,慢慢轉向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性病。而且水溫正在達到一些病毒病的最適發病溫度,如草魚出血病、錦鯉皰疹病毒病、金魚造血器官壞死病和鯉浮腫病等,要留意并預防病毒病的發生與流行。
一、病情預測
1.草、鯉、鯽等品種:易發生爛鰓、腸炎、赤皮等細菌性疾病;同時1齡草魚易發草魚出血;鯉易發錦鯉皰疹病毒病;雜交鯽魚易發金魚造血器官壞死病。重點關注通州、大興、順義、平谷等地區。
2.觀賞魚:易發生爛鰓、赤皮等細菌性疾病和寄生蟲性疾;同時各個品系的金魚易發金魚造血器官壞死病,錦鯉易發錦鯉皰疹病毒病和鯉浮腫病,重點關注朝陽、通州、順義地區。
3.虹鱒、鱘等品種:易發生爛鰓等細菌性疾病,重點關注懷柔工廠化養殖地區、密云和房山使用河道水養殖地區。
二、防治措施
1.保持養殖水體水質環境穩定,切勿一次性大量加注新水等。同時做好突發降雨,引起水質變化的防范工作。
2.由于氣溫和水溫迅速上升,投喂量也逐漸增加,養殖池中細菌繁殖加快,應多加開增氧機,避免定期向池塘中潑灑刺激性大的消毒和殺蟲藥物,減少對魚體的刺激。
3.在購買草魚、鯽魚、錦鯉和金魚苗種時,多了解苗種場家往年發病和死亡情況,防止引入帶病魚種。建議引種前進行檢疫。
4.在細菌性疾病高發季節,抗生素仍然是防治細菌性疾病主要藥物,但是由于使用不當,會造成魚體損傷和病原菌產生耐藥性。建議發病時一定要經確診后科學用藥(如選用藥物種類、使用方法和使用量等)。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