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兩重黃顙魚
黃顙魚在天然狀態下一年產一次卵,在廣東省人工控制狀態下可從3月底到9月底進行多次產卵,往北產卵時間相應會推遲個把月。廣東苗場水花到3月底能產出,公分苗(1-2cm)預計在4月中下旬,寸苗(3-5cm)要到4月底5月初才能供應。早苗價格較高,苗價根據市場進行調節變動。
養殖模式一般為網箱和池塘養殖。然而,由于政府對水資源日漸重視,且長時間養殖,水庫環境惡化,網箱養殖面積逐漸縮小,以池塘養殖為主。在選種方面,雄性的生長速度快于雌性,全雄黃顙魚養殖比例逐漸增加,雜交魚有其獨特優勢,但市場接受程度不同而具有區域性差異。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普遍看好,存塘量少,價格預計有上升空間。
行情看好,投苗量預計增加
多地成魚半斤以上為14元/斤,3-4兩為12.5-13元/斤。廣東去年在5,6月份投放的魚苗,由于天氣原因,黃顙魚長勢差,往年在今年的三月份基本上已經能達到3兩,現在只在2兩多。大規格魚少,再加上去年放苗量少,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現存塘量少。常州海大生物飼料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江成偉表示:“湖州市場在2014年魚價高峰期在4月20號左右達到15塊多。今年大規格魚的價格可能在4月20到30號之間達到高峰,或許能接近15塊。”
從湖州市場來看,鱸魚的行情不好,白魚雖然行情好,但目前基本投苗結束,養殖戶或會借助黃顙魚來提高收益。很多人會根據市場價格和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轉養黃顙魚。高要市華海水產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志杰表示:“湖南、湖北、江西養殖四大家魚行情不好,黃顙魚卻遇暖春。頭批黃顙魚養成之前市場上會供不應求,后批魚的價格要看投苗量和養殖產量,估計轉養黃顙魚的人會增多。”也有業內人士介紹,羅非魚今年行情看好,但與養殖戶預想的年后能漲價1塊多不同,現今廠價只有4.4元/斤,受這兩年價格的影響養殖戶比較消極或許會選擇轉養。受訪者皆表示看好今年的黃顙魚價格,盡管不大可能達到2014年4月中下旬的高峰期價位,但今年投苗量預計仍會增加。
選好苗種是關鍵
由于看好今年的行情,產苗量是否能夠提高尚且存在疑問。佛山南海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恩明表示:“通過調節母魚的數量能提高產苗量,今年需求量高,將提高產苗量。”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自己并不清楚是否能夠通過調節母魚的數量來提高產苗量,但母魚在暫養池的數量要控制一下,否則溶氧容易不足,會導致產卵量降低。今年到現在達到3兩規格的母魚不多,每一批母魚在每一次產卵孵化都會有所損耗,故而認為今年的苗種少。
黃顙魚在半兩(25g)就可能懷卵并進行產卵,但種苗成活率差,在養殖過程中抗病力弱。正規場家會要求母魚必須達到3兩以上,而不會為了抓生產而讓小規格母魚進行生產。廣州市聯豐水產種苗繁育基地副總經理梁聰表示:“種質資源來源有根據這是非常重要的,在行業內存在養殖企業以低雄性率以及種質質量低的普通魚種欺騙客戶的現象,建議養殖戶要選擇有口碑的苗種企業進行合作。”
通過細胞工程技術以及利用魚類性逆轉技術獲得全雄黃顙魚是黃顙魚歷史上的重大突破,并以其商品魚規格整齊、價格高的優勢獲得大多數養殖戶的青睞。值得注意的是,因雜交苗餌料系數低,抗病能力因其游動能力強而優于普通黃顙魚,也逐漸在湖北、浙江、江蘇、安徽等地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放養品種應當根據當地市場進行調整,切不可盲目跟風。
養殖過程防重于治
黃顙魚在養殖過程中疾病不算少,江成偉在養殖技術上為養殖戶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1、黃顙魚在3月份要防水霉病,在冬季注意改底和肥水可有效預防。
2、梅雨季節容易爆發一點紅疾病,在梅雨季節來臨之前要進行殺蟲消毒,穩定水質。
3、高溫季節要控制好投喂量,如果底層含氧量低,容易引起消化問題。要處理好氨氮、亞硝酸鹽的濃度,可通過經常改底,補充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來調節水質。
4、白露是一個關鍵節點,水質容易變化,多種疾病容易爆發。白露后隨著溫度的降低,要注意內服保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