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接到報料,在廣東省惠州市潼湖華僑農場三分場養(yǎng)魚的胡中秋,3月7日在當地一家名為“魚大獸藥有限公司”的漁藥店,購買了35瓶江蘇大地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名為“高效混養(yǎng)車輪凈”的殺蟲藥,在魚塘使用后第二天魚兒開始大量浮頭,3月9日開始出現死魚,隨后三四天內死亡量急劇增加,最終全塘8萬斤價值近50萬元的魚全部死亡。
中毒?泛塘?養(yǎng)殖戶經銷商各執(zhí)一詞
“我的魚是被毒死的!”胡中秋認為死魚是使用了經銷商賣給他的殺蟲藥中毒所致,藥品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都負有責任。據胡中秋介紹,死魚的塘有30畝,他是3月7日15:00用的藥,3月8日上午10:00就開始發(fā)現魚浮頭,到下午三四點鐘,浮頭愈發(fā)厲害,3月9日早上5:20起床后發(fā)現開始死魚,當天死魚就達到了七八千斤。
“當時(3月8日)天氣很好,我早上發(fā)現浮頭以后馬上給經銷商打電話,他說沒事,開增氧機就好。第二天死魚后我又給他打電話,他就開了一些增氧劑和解毒藥給我用,我那天用了5千多元的藥,最終還是全死了!”回憶起死魚的經過,胡中秋仍然非常激動。
事后胡中秋拿了問題藥品到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該產品含有敵百蟲和辛硫磷。這讓他更堅定了自己的魚是中毒死亡的看法。
“他的魚是缺氧泛塘死的,根本不是中毒!”事故的另一方魚大獸藥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潘平安卻堅持認為死魚并不是因為中毒。潘平安向記者表示,3月7日當天是大晴天,胡中秋因為魚不肯吃料,拿了水樣到他店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水質正常,氨氮亞鹽等指標沒有什么問題,于是他判斷可能是因為寄生蟲原因,便開了一批殺蟲藥給他使用,當時胡中秋還要求潘平安直接把貨送到魚塘給他。
“死魚是因為天氣突變泛塘缺氧導致的,”潘平安說,“3月8日那天下午就開始下雨變天,9日大寒潮就來了,他的塘底太臟,密度又大,上面養(yǎng)了3800多只鴨子,鴨糞全沉到塘底,又過了一個冬天,一變天就會泛塘。加上他的增氧工作嚴重不足,30畝塘都是幾米水深的,才配了3臺1.5kw的增氧機,有一臺還是靠在邊上的,別人四五臺3kw的增氧機一天開到晚魚都在浮頭!
潘平安認為,如果是中毒,那應該3月7日當天就有反應,而不是過了幾十個小時候才出問題,當地其他養(yǎng)殖戶也有在用這個藥,而且用量更大,并沒有出現死魚!叭绻侵卸荆瑸槭裁雌渌~死了大頭魚卻沒事?就算35瓶藥里面的成分全部是敵百蟲,200mL一瓶,全部用下去也才14斤,根本達不到致死濃度!迸似桨舱f道。
檢測報告
廠家:藥品沒有問題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采訪了該藥品廠家在當地的片區(qū)經理周先生。周先生表示,他們是正規(guī)GMP廠家,生產的產品沒有問題,死魚主要還是因為養(yǎng)鴨子太多,塘底情況不好,處理方法不當拖太久缺氧造成的。他跟潘平安持同樣的觀點,認為如果是中毒用藥當天就應該有反應。
“這是在當地已經賣了很多年的老產品了,不僅僅惠州有人用,順德、江門現在仍有許多人在用。雖然他拿去檢測出了含有敵百蟲和辛硫磷成分,但那是很少量的,配方就這樣,都在國家允許添加的范圍內!敝芟壬硎。
責任在誰?
出事后,胡中秋帶著檢測結果找了經銷商、廠家、當地相關部門,希望能為自己討個說法!拔艺业浇涗N商,讓他打電話給廠家,對方說會派人過來,但一直拖到現在也沒見人來過,”胡中秋氣憤道,“我也找了當地主管獸藥的農村工作局,他們說這是農藥,不屬于獸藥,不歸他們管。去派出所報案也說不是刑事案件,建議我協商解決或走法律程序!
胡中秋告訴記者,后來潘平安告訴他,廠家答應出5萬元,潘平安出1萬元!拔耶斎徊煌猓业聂~損失哪止這些。”胡中秋說。
“他這樣子鬧,就是嫌錢太少,那天仲愷區(qū)農村工作局的人也到我店里來了,大家坐下來一起談,他要求農村工作局給他出具一個中毒死亡的證明,人家認為證據不足,并沒有給他開,”潘平安說,“后來跟廠家商量了一下,出于人道主義給他6萬元,但他不愿意!迸似桨舱J為自己并沒有責任,就算有藥有問題責任也是在廠家!八梢匀ド戏ㄔ鹤叻沙绦蚱鹪V我,我并沒有意見。”潘平安告訴記者。
對于胡中秋指出廠家的人一直沒有露面這一點,周先生卻告訴了記者不一樣的情況:“因為比較忙,我是在他出事以后一周左右才過去的,當時和經銷商一起過去,(潘平安)打電話給他叫他出來見個面,他自己不肯跟我見面!
養(yǎng)殖戶使用的殺蟲藥
殺蟲藥缺乏監(jiān)管
記者發(fā)現,出事藥品包裝上主要成分一欄寫的是“高分子生物驅蟲精華素”,標識上打的是非藥品,包裝上并沒有生產批準文號及備案號。在被問及產品主要成分是什么時,周先生卻諱莫如深,只是說成分是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并一再強調自己的產品是正規(guī)產品。那么,這樣一個產品究竟屬不屬于問題產品呢?為此,記者采訪了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總會。
陳總會表示,目前水產用殺蟲藥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殺蟲藥按性質來說本身應該歸入藥物類別,但是由于許多產品缺乏國家標準,并沒有相應的批文,大多數生產廠家便把他作為非藥品進行銷售,往往容易因為用藥量過大造成各種事故。目前水產用殺蟲藥有批文的只有硫酸銅、硫酸亞鐵粉、氯氰菊酯、甲苯咪唑等少數幾種,大多數常用的如辛硫磷、代森銨、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等已經撤銷或并沒有批準文號,敵百蟲更是屬于農藥。“像這個產品就算是當非藥品看,但連備案號都沒有,甚至連商品都算不上。”陳總會說。
采訪過程中潘平安也坦言:“目前殺車輪蟲的藥成分并不單一,有好幾種成分在里面,基本沒有文號,就算包裝上有打著文號也是套號的,一般是以非藥品或水處理劑的名義在銷售。”
就產品包裝上為什么沒有備案號這一問題,記者了解到,當時仲愷區(qū)農村工作局的人員曾經把產品拿回去進行查詢,告知胡中秋等人確實有備案號,但當記者致電該局想證實是否確有其事時,對方卻以“按照規(guī)定要先聯系宣傳處才能接受采訪”為由,表示不便透露太多。
評論列表 | ||||
|
發(fā)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