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黃唇紅、肉質鮮美的大黃魚素有“國魚”之美譽,從海洋捕撈,到人工規模化養殖,大黃魚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我國最大規模的海水養殖魚類品種之一,年養殖產量10萬噸左右。
但與養殖規模不相匹配的是,當前大黃魚投喂方式還是以冰鮮雜魚為主,飼料投喂率不足3成。業內預測,我國大黃魚飼料市場容量約30萬噸,但目前飼料投喂量僅5萬噸左右,以10000元/噸的飼料價格計算,未來大黃魚飼料還有高達25億元的市場空間。
福建寧德作為我國大黃魚人工養殖技術發源地,憑借優良的地理環境、資源與技術優勢,寧德大黃魚成為我國最大規模的大黃魚育苗、養殖、加工、出口基地,占國內外80%以上市場份額,大黃魚成為寧德市的一張活名片,被評為“中國大黃魚之鄉”。
寧德市大黃魚養殖協會會長楊業平
楊業平并非寧德本土人,但卻是大黃魚之鄉最早一批大黃魚養殖戶,他現在另外一個身份是寧德市大黃魚養殖協會會長,足以看出他的行業地位。1994年,他和眾多平潭老鄉來到200公里之外的寧德創業,從最初十幾口網箱,到現在的300多口網箱,伴隨大黃魚養殖業的發展,楊業平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大黃魚年養殖產量能達到400萬斤。
以常見2-3元/斤的養殖利潤來計算,大黃魚一年能給他帶來1000萬元的利潤。但這只是理想中的數據,近年因病害暴發,養大黃魚賺幾百萬或虧幾百萬,都是轉眼之間的事情。在楊業平看來,如果病害少,魚苗成活高,養大黃魚就不會虧錢。對此,他認為病害問題是因為養殖大黃魚長年用冰鮮投喂導致海域嚴重受污染,水環境變差所致。一包真正能替代冰鮮的大黃魚飼料還有多遠?
帶動大黃魚之鄉養殖業發展
“當年上百號平潭人到寧德創業,看中的是這個地方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楊會長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平潭人開始興起網箱養魚,但平潭海域屬于外海,風浪大潮水急,對網箱破壞很大。而寧德屬于內海灣,海域山脈環抱,全年幾乎沒有大風浪,同時海域夠深,非常適合網箱養殖,所以很多平潭人選擇到寧德養魚。
“當時大黃魚人工育苗技術還未成熟,養殖量供不應求,養殖大黃魚價格高達120元/斤。”楊業平告訴記者,隨著規模化養殖興起,大黃魚價格跌至15元/斤左右(6-8兩規格),但利潤仍然很可觀,一斤魚養殖成本僅10元左右。
在產業發展最初幾年,養殖技術匱乏,楊業平等人自感交流平臺的重要性,于是平潭人養殖群體自行發起,在1998年成立寧德市大黃魚養殖協會,并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與肯定。
2000年,大黃魚人工育苗技術成熟后,在平潭人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寧德人加入養殖行列,產量急劇上升,大黃魚一躍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海水魚養殖品種。寧德市漁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寧德市大黃魚養殖規模約38萬口網箱,產量達10.4萬噸,直接產值高達33.3億元。
一定程度上,當前寧德大黃魚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楊業平等人最初的嘗試與帶動。
整個海區全程投喂飼料或能減少病害暴發
但近幾年愈演愈烈的養殖病害,成為大黃魚產業持續發展的一道坎。“現在養殖戶最擔心的就是病害。”楊業平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每年5-8月份暴發的白點病(小瓜蟲)等病害,常常會導致養殖戶血本無歸,但目前業內還沒有有效的處理方法應對,主要以降低養殖密度,或選擇流水暢通的地方養殖。
楊會長分析說,白點病暴發與養殖海域的環境有很大關系。海區網箱養殖由于冰鮮餌料來源方便、價格實惠且生長速度快,大黃魚都是以冰鮮雜魚投喂為主,飼料僅在冰鮮缺乏時投喂,多年投喂冰鮮導致海域環境很差,海底臟東西很多,夏天海域流水變化大時,會把海底的臟東西攪到海面,導致魚缺氧或誘導大規模發病。“冰鮮魚加工時大量殘汁及血水正好是白點病原的培養基,如果整個海區減少冰鮮投喂而以全程飼料養殖為主,則可大大減少整個海區白點病害的暴發。但前提必須是飼料養殖效果要不輸于冰鮮,養殖成本要獲得大家認可。”
據介紹,現在大黃魚養殖利潤主要看病害情況,如果病害少魚苗成活率高,每斤魚一般會有3-4元的利潤;但如果病害暴發,死魚多就沒錢賺了,甚至要虧很多錢。這兩年,正是因為病害嚴重,楊會長的養殖效益并不是很理想。
上上生物大黃魚料打響品牌
擔任寧德市大黃魚養殖協會會長,意味著楊業平承擔起一份行業責任。他開始留意起海域上林林總總的飼料品牌,嘗試對比過很多飼料以尋找一包真正能替代冰鮮魚的大黃魚飼料,還寧德這片海域干凈的環境,這樣才能保證大黃魚產業的持續發展。
2014年8月,楊會長甘于為行業吃螃蟹,經人介紹開始嘗試使用當時敢于在市場上定出“最貴價格”的上上仿野生養殖專用大黃魚飼料,當時該公司推出大黃魚飼料僅一個月時間。經過試探性投喂、與冰鮮混合投喂觀察階段性養殖效果后,他于去年下半年開始用上上生物飼料全程投喂大黃魚與投喂冰鮮作對比,效果他非常滿意。
為了得到更準確的對比數據,楊業平去年10月15日開始做網箱效果對比,在兩口九通框的網箱中,分別投1.2兩/尾規格魚苗25000尾,一口網箱全程投喂上上仿野生養殖專用大黃魚飼料,另一口網箱全程投喂冰鮮魚。今年4月17日,楊會長打樣測量,投喂飼料的大黃魚均重4.6兩,養殖成本折合8.98元/斤;投喂冰鮮魚的大黃魚均重4.8兩,養殖成本折合8.78元/斤,兩者均重和養殖成本幾乎相當。但用上上仿野生養殖專用大黃魚料投喂出來的魚體形與體色更漂亮,幾個仿野生養殖大戶對該批魚都很滿意,愿意高價收購回去養大規格魚。
冰鮮與飼料試驗對比數據
“以前很多廠家都過來做過這種對比試驗,但都沒有這種數據,這片海域的大黃魚飼料,上上生物算是最好品牌了,與投喂冰鮮魚的養殖效果幾乎一樣。”楊會長分析說,小苗飼料轉化率高,如果用4-5公分的小苗做試驗,飼料投喂成本可能會更低。現在可以更加肯定地說,大黃魚半斤規格之前,上上生物大黃魚飼料可以完全替代冰鮮。
對此,上上生物總經理李方根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上上生物定位做行業最高端的水產飼料,核心競爭力在于真正掌握大黃魚、加州鱸和石斑魚等肉食性魚類消化系統的營養保護。“上上生物研發的飼料,其實就是濃縮的“冰鮮”、營養更全面的“冰鮮”,更有助于魚的營養轉化,這就是上上生物大黃魚飼料能夠替代冰鮮魚投喂的原因所在。”李方根說。
接下來,楊會長計劃再把這個效果試驗持續做下去,驗證上上生物飼料在大規格大黃魚的養殖效果。“試驗還在進行,效果現在還不好說,但數據應該不會很差,估計兩三年之內就能實現人工飼料真正全程替代冰鮮。”楊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