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近年養蝦業病害暴發,蝦難養就像一群蝴蝶震動了一下翅膀,在轉養潮的推動下,震動了整個水產行業。
中國的親蝦由寡頭時代向著多樣化過度。親蝦是產業源頭,往往又是受到“詬病”最多的一個環節。親蝦種質資源掌握在外國人的手中,中國的苗種企業只能通過進口外國的親蝦生產苗種。曾經親蝦市場SIS一家獨大,在大環境難養的形勢下,正大蝦苗異軍突起,迎來一片搶購熱潮。市場上正大、正大品系蝦苗橫幅隨處可見。養殖戶的追捧也導致中國親蝦銷量排行的頭把交椅被正大取代。普瑞莫、日夜快等親蝦也順勢撬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經銷商、養殖戶大洗牌。對于飼料企業來說,對蝦飼料板塊已經成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養殖風險大、賒欠風氣重,企業在風險的控制變得越來越緊,誰也不想替上一家飼料企業填坑。企業的重心也從對蝦轉向其他淡水魚、特種魚的品種。企業對資金鏈的收緊,直接從經銷商傳導到養殖戶中。管理不到的經銷商,資金實力弱、養殖技術不過關的養殖戶都會在這次行業洗牌過程中淘汰。
業務員流動率增加。對蝦板塊的業務團隊士氣低落、軍心不穩。市場日漸萎縮、飼料增量難,每年業績卻要不斷攀升。只能從其他板塊尋求增量,或者新市場開發,對蝦行業暫時未見有復蘇的跡象,業務人員、技術服務人員流失率增加。
小品種大熱,后市價格堪憂。在養殖戶層面,蝦難養,不敢養。但總不能空著池塘,蝦農想法設法尋找新品種,謀求出路。大鰲有2萬多畝南美白對蝦養殖水面,近一兩年有30%轉養泥鰍,10%轉養羅氏沼蝦,大鰲冬棚蝦的面積近年也在萎縮。這個曾經以南美白對蝦為主養殖重鎮,如今變得談蝦色變,養殖激情不在。無獨有偶,中山板芙也有近5成蝦農的轉養斑點叉尾鮰和泥鰍等品種。各小品種火熱,如泥鰍、斑點叉尾鮰、縮骨大頭魚、羅氏沼蝦。在清明前后,原本是南美白對蝦的投苗高峰期倒是顯得不瘟不火,而其他名特優小品種的苗種確實水漲船高。養殖斑點叉尾鮰、縮骨大頭等這些小品種之所以相對比較賺錢,是因為之前整體養殖規模不大,消費市場穩定,一但養殖規模猛增,后市讓人堪憂。
蝴蝶效應牽動行業,加速行業洗牌,引發從業者的反思、變革,在產業瘋狂快速發展后,停滯一下未必是件壞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