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6月將至,2016年上半年羅非魚主產區的投苗也接近尾聲,歷經去年整體低迷的種苗市場行情,本來寄望觸底回暖的各大小苗企,不料在行情低迷和飼料漲價兩大因素雙重影響下,遭遇市場需求持續疲軟。不少苗企向記者反映,2016年上半年羅非魚投苗量,較2015年進一步降低。有業內人士估計,上半年整體投苗量比去年減少了3成甚至以上。
“客戶要苗的時候沒苗,有苗的時候魚價又跌下來了”,茂名某苗場負責人表示,開春后持續低溫及多雨天氣,導致開春后不少苗場生產困難,產量有限;但4月氣溫回暖生產正常后,卻遇上魚價回落,養殖積極性受挫。目前,大部分主產區1斤以上規格羅非魚塘頭價僅3.8-4.2元/斤,導致很多養殖戶選擇繼續觀望,“關鍵是魚價已經低迷太久,養殖戶不知道這樣的低價,還要持續到什么時候”,該負責人說道。
“廣東除了珠海平沙,其它地方投苗都少了很多”,海南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紀東衛也表示,開春后缺苗和4月底的多雨低溫天氣,使很多養殖戶不得不把投苗計劃延后,“一些養殖戶投苗時間,比去年延后了將近1個月”,為了避開近年高溫期頻發的鏈球菌等病害,養戶多選擇降低養殖密度。
5月13日,在大宗原料價格上漲壓力下,各大飼料品牌紛紛對旗下淡水魚料宣布漲價,幅度150-200元/噸,進一步打擊了正在觀望的養戶信心。“只有轉養其它魚的,沒有聽說增加的”,廣州市德權漁業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師余明海透露,一邊是成魚收購價的持續低迷,另一邊飼料成本和其它養殖成本的不斷上漲,導致部分養殖戶減少羅非魚養殖量,甚至直接轉養了草魚等其它品種。
另一大主產區海南,投苗量也出現了較大滑坡,但與廣東等有條件轉養其它品種不同,海南更多養殖戶選擇降低密度,甚至空塘觀望。“很多養殖戶降低了養殖密度,每畝減少500-1000尾左右”,海南昌盛魚鱉種苗場負責人周旭透露,較以往2500-3500尾/畝的投苗密度,今年不少海南養戶降至2000-2500尾/畝。日前,在海南召開的“海南省羅非魚規范養殖企業與養殖戶簽約會”上,有業內人士就估計,海南羅非魚苗的銷量較2015年下降了約30%。
雖然直至5月底,依然不少養殖戶在觀望,但業內人士估計,在高溫季節種苗供應下降,行情短時間難以回升前提下,養殖熱情短期難有起色,2016年羅非魚養殖量進一步減少基本已成定局。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