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養蝦難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事實,尤其在華南地區,逐漸衰退中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業正面臨著行業洗牌,技術創新是已成為當下對蝦養殖的必然趨勢。
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聯”)成立于2001年,從南美白對蝦加工起步,逐漸介入對蝦行業上游并建立對蝦全產業鏈。圍繞這條蝦,這些年國聯就如何搭建完善、相互支撐的全產業鏈條而不斷摸索,尤其在種苗、飼料、養殖版塊。目前,國聯已經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國聯模式”:種苗+飼料+養殖+水產技術研發中心協同經營、相互促進。2016年國聯南三基地對蝦養殖的豐收便是其成功實踐的一個縮影。
收蝦現場
規格為19頭/斤的成品蝦(左)國聯南三基地養殖技術總監楊車生(右)
平均畝產2000斤,今年養成率100%
經實地參觀,國聯南三基地是集科研、生產于一體的良種繁育和無公害對蝦養殖示范基地,原有水面246畝,池塘54口(其中5畝/口池塘46口,2畝/口池塘8口),由于基地正在進行工廠化養殖I期改造,現有池塘40口。據國聯南三基地養殖技術總監楊車生介紹,在今年的養殖中,基地平均畝產2000斤,最高畝產達到3050斤。
在9月18日的抓蝦現場,記者有幸見證這一可喜的成績:出蝦3100斤(未抓完),平均規格19頭/斤。“這批蝦在5月20日開始標粗,標到300尾/斤的規格后分塘,養殖密度為7萬尾/畝左右,養殖周期121天,生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楊車生說道。今年以來,基地對蝦養殖尚未出現排塘情況,養殖成功率達到100%。那么,所謂的“國聯模式”,又是怎樣的呢?
國聯飼料廠區(左)工廠化養殖專用蝦料(右)
種苗、飼料、養殖、水產技術研發中心聯合,打造“國聯模式”
種苗方面,國聯水產種苗公司繼續堅持使用美國邁阿密SIS優質種蝦、采用嚴格水處理工藝(12道處理程序)及優質生物餌料(角毛藻、豐年蟲、輪蟲)、全程采用微生態制劑調控水質、低溫育苗等一系列措施確保生產出優質幼體及蝦苗。國聯南三基地總經理劉永奎表示,在出苗前,每一批蝦苗都需要經過水產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室的檢測,檢測合格后才能出苗,其中檢測項目涵蓋體征、水質理化及微生物指標等項目;另外,水產技術研發中心對種苗公司倉庫進行不定期突擊檢查,在檢測/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蝦苗/苗池水體有特定病原/弧菌超標或使用抗生素,種苗公司將對不合格蝦苗立即進行銷毀處理或對技術員進行嚴肅處理。
飼料方面,水產技術研發中心-飼養中心一邊在室內開展配方測試,一邊收集大塘養殖數據,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優化飼料配方直至達到最佳狀態。目前,國聯飼料公司根據傳統養殖模式與工廠化養殖模式特點,分別研發出“蝦倍健”與“蝦多好”等系列產品供對蝦養殖戶使用,市場反應較好。據了解,國聯對蝦飼料全為1.0~1.8mm顆粒飼料,含粉率低,有利于對蝦的順利攝食,并有效避免對水質造成污染;此外,飼料光澤度好,耐水性適中,飼料在水中能保持4個小時不爛。“投喂國聯飼料,養出的蝦肝臟清晰、飽滿度高、活力充足,這是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楊車生說道。
養殖方面,首先,種苗和飼料是決定養殖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健壯的種苗和高消化吸收率的飼料是南三基地養殖成功的關鍵,而這兩項均采用國聯自己生產的產品;其次,蓄水池與養殖水體按比例安排池塘,養殖過程中添換水水源必須先抽至蓄水池進行消毒處理后方能進入需添換水池塘;第三,養殖過程中全程采用有益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乳酸菌等)及有益藻類(角毛藻、海鏈藻等)調控水質,做到菌藻平衡;第四,保持池塘高碳氮比,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將有益菌/有害菌比例降到最低;第五,做好預防措施,國聯水產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室每天對池塘水質進行及時、準確的檢測,及時反饋給技術總監,由技術總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
水產技術研發中心方面,從其功能來看,研發中心不僅擔負著技術支撐的重任,又發揮著質量監督功能,同時又是銜接各版塊的一座橋梁,其工作主要圍繞種苗、養殖、飼料板塊遇到的技術問題而展開。
建設中的標粗車間(左)建設中的工廠化養殖車間(右)
邁向工廠化養殖,南三基地欲再度升級
隨著傳統南match美白對蝦養殖的每況愈下,工廠化養殖的概念開始頻繁地提出。這幾年國聯水產也開始在工廠化養殖的領域中躍躍欲試。據悉,在自身研究、借鑒各地室內養殖模式基礎上及在海洋大學養殖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多次論證,并對方案不斷優化后,國聯水產決定于2016年開始分兩期在南三基地對養殖池塘進行進行改造,利用工廠化工藝進行對蝦養殖,目前該項目正處于建設中。
劉永奎介紹,對蝦養殖分中間培育與養成兩個階段且均在車間內進行,實現養殖環境的穩定性與可控性;養殖用水在進入養殖前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后方可進入池塘;養殖過程中池水經過循環水處理工藝后流回池塘,有助于提高了養殖用水的利用率與生物安全性;養殖全程采用菌相養殖、生物絮團養殖等技術,嚴格控制抗生素等藥物使用,實現健康綠色養殖;養殖過程由水產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室定期檢測水質理化與微生物指標;采用信息化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數據化養殖,為解決問題和尋找規律提供數據化支撐。總體而言,高密度、反季節、科學、健康、環保、可復制,是工廠化養殖的主要特點。
據悉,工廠化養殖項目建設與實施期間,國聯水產技術研發中心、種苗公司、飼料公司將共同配合。其中,水產技術研發中心將從水質監控分析、生物餌料培育、工廠化養殖飼料配方研發、微生態制劑應用及測試、對蝦育苗/養殖模式研發、人才培養與輸送等6個方面提供支持。
打造最完善的對蝦產業鏈,一直是國聯水產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通過多年對產業各環節的精心打造,效果在南三基地已經得到最有力的實證。接下來,國聯又將邁向工廠化養殖,這代表著國內對蝦養殖的最先進模式,這樣的國聯,讓我們充滿期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