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混料添加劑行業進入轉型之時,每個企業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任澤林對英惠爾近幾年逆勢大發展的分析以及轉型的思考值得更多企業關注
2016暴走活動合影
在“團隊行走的力量”公益暴走活動前夜,任澤林心情顯得特別不錯。
在眾多預混料添加劑企業面臨銷售量萎縮、利潤下滑、產品單一、回款困難等諸多問題的當下,北京英惠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英惠爾”)近年的勢頭反而越來越猛,先后榮膺“2015年中國畜牧飼料行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首都飼料行業發展騰飛將”、“首都飼料行業科技創新獎,并入選“首都飼料行業影響力品牌”;新產品一個接一個,宣傳攻勢一輪又一輪,從國內到國外的相關展會,都能看到英惠爾橙色的身影。
北京英惠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澤林
“銷售額每年增長達25%,利潤額增長達30%,出口68個國家,銷售額達3億元。”——這幾個關鍵詞或許能解釋“首都飼料行業領軍人物獎”獲得者英惠爾董事長任澤林為何能花大把時間在運動以及公益事業上。
在預混料添加劑行業進入轉型之時,每個企業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每個企業的決定都是正確的,但關鍵還是要看企業是否在發展。”任澤林對英惠爾近幾年逆勢大發展的分析以及轉型的思考值得更多企業關注。
談經營:產品、客戶與人才是企業持續發展利器
記者:這幾年預混料添加劑企業的日子不太好過,聽說英惠爾這幾年的業績一直都不錯,可否具體介紹一下?
任澤林:近3年英惠爾的銷售收入都是以每年25%-30% 速度遞增,利潤的增速約30%。今年英惠爾在6月31日之前的銷售收入已達到31%的增速,預計今年全年的銷售收入上漲幅度為30%。另外,今年我們產品出口到了68個國家,出口額達到8000萬元,銷售收入比較強勁。
記者:每年30%的銷售收入及利潤的增長在添加劑預混料這個圈子里已是非常優秀的成績,為什么這幾年英惠爾會做得這么好?
任澤林:事實上我們早在幾年前就預判行業發展趨勢并針對性做了3點:首先,開發未來的產品;其次,做未來的客戶;第三,找未來的公司人才。具體來說,企業要有一定的技術開發能力,能生產出有競爭力的、客戶需要的產品。英惠爾除銷售預混料,研發能力也很強,生產出不少自己的添加劑產品或單一原料,是飼料企業必須要使用的。
在客戶選擇上,我認為企業要做有生命力的客戶。現在有個特點:我們的業務員經常會說我們的客戶越來越差。這樣會產生誤導,認為是行業差了。實際上是這樣嗎?不是!行業在不斷發展,越來越好,大企業不停擴張,小企業則不斷萎縮,小企業的量和利潤都轉到了大企業。當自己的業務員說客戶越來越差,實際上是自己的企業出了問題,說明你的客戶不是你未來的客戶,你就會走向完結。對我們來說,未來的客戶一是大型的飼料企業,二是未來前景好的適度規模化的養殖企業。
人才方面,我們不斷引進校園里的優秀人才。英惠爾在校園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花了大功夫,每年我們的校招轉正成功率有50%以上。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必須決勝在大學,決勝在校園。現在雖然企業都談重視人才,而且他們也真的重視,但更多的企業是不知道怎么找到優秀的人才,不知道如何培育人才,不知道如何保有人才。
記者:那可以理解為英惠爾放棄中小企業飼料廠客戶了嗎?
任澤林:不是放棄,我只是告訴我的經營團隊,要把精力放到未來的企業上,小企業以及沒有未來的企業,今天存在,明天或許就消失了,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如果你(公司)沒有能力和大企業合作,未來也會很快走向完結,所以,企業還是要靠創新能力。英惠爾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不低于500萬元。
英惠爾公司管理層
談轉型:關鍵看企業是否發展
記者:這幾年中小飼料廠的淘汰也讓預混料添加劑企業的日子非常不好過,不少企業謀求轉型,或做調水動保產品,或做養殖、貿易等,英惠爾是怎么做的?您怎么看同行的轉型或求變?
任澤林:英惠爾從一開始做水產營養到動物營養,到現在涉足生物營養領域,我認為英惠爾依然是水產行業里的一員。因為從營養角度,他們都是動物,很多水產動物能用的產品其他動物也能用。如VC,魚能用,雞豬也能用。我們提出:用創新科技打造世界級動物營養企業。我們是動物營養企業,但并非說我們只是水產動物營養企業。
英惠爾轉型非常成功,目前水產類的產品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15%,并非我們的水產做得越來越差,事實上水產的銷售收入是越來越多,只是其他動物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好。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成為動物營養企業,第二是成為世界級的動物營養企業。
每個企業有每個企業的定位,我認為每個企業所做的事都是正確的,當然,衡量一個企業非常關鍵的指標是她必須發展。每個行業都需要企業去做,但未來的企業肯定會越來越少,比如做養殖端的企業,未來1/10的企業就可以滿足現在的需要了。
記者:您認為中小企業要如何轉型走出困境?
任澤林:中小企業完成歷史使命,該退就退。一個企業能否長久你看它是否有優秀的年輕人去接盤。如果一個干了十多年的企業家,他的身邊沒有年輕的人,企業必死。企業沒有年輕人的原因很簡單,肯定是企業自身出了問題。中小企業要想走出困境,我認為就是要找到一批優秀的年輕人。
談未來:未來2年力爭做到出口第一
記者:剛剛您提到英惠爾產品出口額已達到8000萬元,未來會重點發展出口這塊嗎?
任澤林:未來3年我們出口的增速會比較快,在動物營養類的企業中,我希望2年內出口能做到第一名。
記者:未來2年做到動物營養類領域的出口第一,這種底氣從何而來?
任澤林:英惠爾不是小企業,它在添加劑預混料企業中還算是大企業。目前,我們年銷售額已達到3億元,我們對于再過幾年達到10億元非常有信心。首先,我們不斷的創新,讓現有產品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同時成本越來越低。比如我們的酵母培養物——奶師傅,可以讓奶牛、母豬多產奶,出口到國外,市場容量非常大。其次,我們的國際團隊非常專業與強大,市場運作能力非常強。可以透露的是,目前國際板塊的利潤是水產事業部的2倍。
記者:那英惠爾或者您未來有何規劃?
任澤林:英惠爾沒有具體的規劃,但會把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我不是唯利是圖的人,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讓團隊擁有能掙錢的能力,同時,我認為團隊領頭人的個性也很關鍵,你要讓你的團隊快樂。英惠爾的文化是:認可的成就,匹配的收入,快樂的狀態。我們不講虛頭巴腦的事情,如何讓團隊掙到錢和如何讓他們長遠提升能力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實干給他們創造價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