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又是一年。過去的一年,我們見證了行業的蓬勃發展,也見證了行業的大浪淘沙,見證了新模式的異軍突起,也見證了落后模式的沉默衰敗,互聯網+水產給行業帶來新的格局,新農人給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毫無疑問,過去的一年是水產行業變革之年。
新的一年,水產行業發展形勢如何?有哪些新的亮點?新春佳節之際,農財寶典水產版微信策劃了《新年大咖秀》,邀請行業大咖展望2016,把脈行業,共同為我國水產業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產能過剩是目前飼料行業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如何“去產能、提高效率”成了企業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廣東匯海農牧科技集團(下稱“匯海集團”)推行“小工廠、大營銷”,對內強調“小工廠”,盡量減少工廠人員,提高效率;同時堅持“大營銷”,營銷部門直接創造價值。匯海集團董事長林海春認為,銷量越大、利潤越高,企業就越能發展。
面對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匯海集團追求工匠精神,死磕效率,2017年目標銷量86萬噸,2018年目標突破百萬噸。
到底是什么給了匯海這樣的底氣?今天的新年大咖秀來聽聽匯海集團副總裁劉暢怎么說。
農財寶典:請您用幾個詞總結2016年的水產行業。
劉暢:“創新”。2016年水產行業整體形勢不太好,大部分養殖品種都不大理想,如何解決這些困局,要靠不斷的摸索、創新,誰能拔得頭籌,誰就可以飛起來。
“兩極分化”。2016年,養殖戶呈現了兩極分化。一部分客戶面對艱難的行業困境,失去了信心,選擇了放棄投喂飼料或少量投喂,延長養殖周期,降低密度,頻繁地在各種養殖品種之間轉換,甚至轉行,這類養殖戶終將被行業洗禮、淘汰;另一部分養殖戶面對同樣的困難,選擇了積極應對,調整。如我們有些客戶通過改善養殖模式,優化混養品種間的搭配,縮減種苗與飼料的中間環節,采用如魚塘公等高性價比的飼料等積極措施,做到養殖成本比別人更低,甚至還有人自己賣魚,使養殖的利益最大化。這些養殖戶趁著行業低潮,塘租便宜之時擴大規模,肯定成為水產養殖業新一代的主力軍。
"競爭激烈"。眾所周知,2016飼料行業促銷之大,前所未有!
農財寶典:2016年,工匠精神被各大行業追捧,您心目中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劉暢:個人的理解是兩點:一、精益求精,把產品做到極致。我經常對匯海的每一位總經理說:離開優秀的產品談營銷,就是耍流氓。客戶的眼睛是雪亮的,想要獲得市場的認可,最基本的是首先要把產品做好,實實在在,兢兢業業,用好的原料,做好的飼料,做養殖成本更低的飼料,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二、堅持不懈,十年如一日。短期內把產品做好,很多企業都能做到,但是能否長期堅持,是決定了這個企業是否能成為百年企業的關鍵。
我經常與養殖戶交流,走在行業前端的客戶,我發現他們都對自己的養殖技術,養殖模式充滿了自信。當然,他們對飼料的性價比也有著極高的要求,當我看到越來越多高要求的客戶在使用魚塘公,且贊不絕口時,也使我對立志把匯海打造成為百年企業,充滿了信心。與這些養殖戶合作,雖然利潤大幅減少,但是我們做得更輕松,魚塘公自2014年8月份推出,到目前為止都是零投訴,與這些高要求的客戶合作,也促使我們不斷追求把產品做得更好,也因為和這些優秀的,在艱難的環境下有競爭力的客戶合作,使我們的銷量逆勢增長,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工匠精神。
農財寶典:新的競爭態勢下,您認為怎樣的企業會獲得更大的生存和增長空間?
劉暢:真正做到養殖成本更低的企業,讓客戶利益最大化,將會有更大的生存和增長空間。如何做到養殖成本更低?包括研發、采購、品控、生產、管理、財務等多個方面,把這些方面做到極致,死磕效率,這樣的企業才會獲得更大生存和增長空間。
農財寶典:2017年,匯海的目標是什么?
劉暢:2017年匯海集團銷量目標是86萬噸,其中水產25萬噸!通過這些年匯海對豬、魚、禽的專業團隊的培養,現在豬料、魚料、禽料齊頭并進,目標在2018年突破100萬噸。
農財寶典:2017年,您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如果有機會,您最想遇見誰,和誰交流?
劉暢:飼料及養殖行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如果有機會,最想遇見行業內的大咖,向他們請教學習!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