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留影合影
2017年3月4日,由廣州聯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聯鯤集團”),廣州聯牧蛋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聯牧蛋白”)和廣州市魚來魚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魚來魚旺”)主辦,越南永環集團和瑞士布勒集團承辦的第一屆聯鯤水產飼料技術研討會在海口觀瀾湖度假酒店召開,吸引了包括企業代表、飼料廠商,添加劑廠商,藥商以及養殖戶在內的150余位到場嘉賓。在本次研討會上,聯鯤集團總裁楊勇博士,集團副總裁張松博士,越南永環集團董事長助理Thuong Dang,聯牧蛋白總經理王欣,聯鯤集團質量總監何芬博士,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章太卓、彭志東等報告人針對飼料企業全產業鏈發展,飼料蛋白替代和熱門養殖品種飼料配方技術等問題做了深入透徹的分析與討論。
聯鯤集團總裁楊勇博士
宏觀分析全產業鏈,飼料企業路在何方
面對飼料全產業鏈發展這一熱門話題,聯鯤集團總裁楊勇博士從宏觀角度全面分析了水產產業鏈的發展趨勢與動向。在目前海洋捕撈量日漸衰竭的情況下,未來水產市場需要依靠養殖供應。水產飼料優勢體現在節約原糧,比如飼料配方不需要原糧而是以副產品為原料進行二次利用。越南巴沙魚運用這一優勢,在不需要增氧機情況下達到畝產20-30噸的產量。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水產行業的穩健性和高回報性使得更多風投本公司都在加大水產行業的投資,世界最大糧商嘉吉加大水產投資力度,大北農進攻水產行業,KKR投資粵海飼料集團等。越來越多的人搶著當農民,水產行業將成為朝陽產業。
楊勇博士表示,當下中國消費渠道需求多元化,供需變化關鍵在于消費者的選擇:3億中產階級崛起成為水產消費品的新生代,中低端消費者依然龐大,而90后甚至00后也成長為新的消費群體。相比過去,現在消費者更加關注食品安全與營養。此外,加工成本是整個產業鏈銷售環節的關鍵點,交易成本和穩定的批量供應鏈則是風險最大的環節。產業鏈經營市場空間大,企業選擇戰略決策應順應潮流,做好資源匹配。
目前中國飼料企業是否應當發展產業鏈呢?楊勇博士接著指出,產業鏈風險與利潤同在,當下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在于選擇適合產業鏈發展的方向。發展產業鏈是偏向上游還是下游,關鍵在于資源匹配。國聯對蝦產業鏈發展和洋羅非魚產業鏈發展成功的根本就在于資源合理分配。企業打通產業鏈,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品種水產品初級加工,深加工,精深加工,突出生態概念,創造附加值。未來消費者追求是簡單、方便、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比如加州鱸、桂花魚通過去鱗去內臟等初級加工來增加銷售;魚片魚卷魚塊等產品做成休閑食品,魚鰾、魚肚,魚膠等作為保健補品也可以提高市場空間占有率。他建議,企業順應消費變化趨勢,大力發展產品加工帶動產業鏈,突出相關環節的專業能力,控制核心產業鏈而不是盲目發展全產業鏈,塑造好品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飼料企業從飼料延伸到加工環節,可以選擇如生魚、海鱸、大黃魚、三文魚對蝦等中高檔內銷強勁品種或國內外市場消費龐大的產品,產業鏈發展將會更有優勢。
聯鯤集團副總裁張松博士
張松博士詳解了質量控制在產業鏈發展的重要性。他認為,要進行質量控制,飼料企業要在產品定位,品控,配方,市場,終端服務等方面進行認真仔細的分析和設計。他強調缺少產品質量控制,全產業鏈發展無從談起。
越南永環集團 Dang Thi Thuong
探索產業鏈成功案例,尋找發展方向
越南永環用自身經驗向大家介紹產業鏈發展為企業帶來的變化。從最初的單純做魚片加工擴張到種苗飼料養殖等全產業鏈以及魚粉魚油等副產品并且大獲成功,成為越南乃至世界巴沙魚養殖出口的翹楚,永環集團用20年的發展之路向大家展示了水產養殖產業鏈為企業帶來的飛躍。目前,越南永環日處理巴沙魚能力由當初的百余噸上漲為900噸,出口量達到每年2.45億噸,70%出口北美地區,數千畝魚塘得到國際認證(BAP和GAP)。
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章太卓
章太卓經理以對蝦產業鏈為例,說明產業鏈中各環節與飼料企業的利害關系,幫助蝦料企業突破重圍,打造自身優勢,探索出為飼料企業量身定做的商業模式。蝦料企業要從種苗選購開始,為養殖戶提供包括養殖模式管理,功能飼料創新等多方面的幫助,才能使蝦料企業產生客戶粘度實現企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產業鏈發展一定會是未來行業的方向,這點毋庸置疑。但是水產企業也要冷靜分析自身優勢和不足,準確選擇產業鏈發展方向和程度,確保主業務不受較大沖擊,企業資金運行良好。這才是產業鏈發展的真正目的,僅僅為了產業鏈發展而盲目擴張,對于企業自身和全行業都是一種損失。
聯鯤集團何芬博士
開發替代魚粉,實現資源可持續發展
原料行情跌宕起伏,行業競爭日益加劇!中小企業生死未卜,大型企業進退維谷。飼料配方技術該如何利用手中底牌整合資源,優化產品?聯牧蛋白總經理王欣和聯鯤集團質量總監何芬博士分別以非常規動物蛋白應用和非常規來源魚粉質量檢測為題,為飼料企業破解當前困境指明方向。王欣總經理在報告中列舉了市面上常見的動物蛋白源,并且建議飼料企業“小心求證,大膽使用”。對于魚粉,何芬博士提出,不拘泥于魚粉的原產地,以魚粉質量為標準判斷其可用性。
聯鯤集團技術總經理彭志東
另外,金鯧作為海水養殖的新寵,飼料水平較低和系統研究的缺乏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彭志東經理指出,金鯧魚屬于高投入、高周轉、高風險、高回報的養殖類,目前華南地區養殖總量達10萬噸,飼料產量達18萬噸,是華南地區魚類養殖第四大品種。出于成本與環境考慮,金鯧魚飼料未來將往膨化沉水料的方向發展,提高配方技術,用小顆粒代替當前傳統飼料是當下配方技術研究的重點。
此次聯鯤集團在海口場對全產業鏈以及飼料配方技術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接下來在淮安和天津兩地的會議又有哪些精彩分享,我們將拭目以待!
會議花絮: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