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農林局副局長蔣林忠率水產科、水產站、漁政監督大隊及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相關人員來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交流學習。水產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廣樂、副院長黃丹、陳孝煊教授、何緒剛教授、顧澤茂教授、譚青松副教授、曹小娟副教授等人參加交流會。會議由黃丹副院長主持。
劉廣樂書記介紹我院情況
水產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廣樂主要介紹了水產學院的辦學理念、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研平臺以及科研成果的基本情況,他表示,水產學院秉持“上善若水,弘毅篤行”的辦學理念,培養了大批優秀水產人才,為我國水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蔣林忠介紹當地漁業的發展情況
常州市金壇區農林局蔣林忠副局長詳細介紹了當地漁業發展現狀。金壇區作為農業部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近些年來,當地漁業發展即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出現了各種問題。他指出,當地的漁業發展正處于瓶頸期,漁業的產量和產值一直難以提高,希望借此交流學習,進一步提升示范縣的創建水平和漁業基層人員的隊伍素質。
何緒剛教授進行講解
會上,何緒剛教授就精養池塘存在的問題指出,隨著養殖密度的提高,大量殘餌與糞便沉積,從而導致魚病的大量爆發,漁業產量大幅下降。他強調,殘餌與糞便的沉積是問題的罪魁禍首,及時清理殘餌與糞便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隨后,他向大家介紹了自己正在開發研究的及時排放殘餌與糞便的圈養模式基本構建思路;陳孝煊教授指出,魚病的爆發是導致漁業產量下降最直接的原因。通過提高魚體的抗病能力是解決疾病爆發的有效途徑之一。他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紹了益生元在調節腸道微生物與提高魚體抗病力中的作用與機制。他強調,益生元對魚體腸道微生物調節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選擇用藥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當地的環境和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顧澤茂教授、譚青松副教授、曹小娟副教授也分別介紹了各自研究成果。
最后,大家就池塘底排、發酵飼料、蝦蟹綜合養殖和泥鰍養殖等問題展開交流。常州市金壇區農林局水產科高級工程師丁彩霞指出,當地已經構建池底排放裝置,但是存在排放面積過小的問題,如能結合何老師的圈養式池底排放模式,將會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陳孝煊老師就微生物在飼料發酵中的應用提出,飼料通過微生物發酵可以提高蛋白含量,菌種的搭配是飼料發酵的關鍵,菌種選擇不當,發酵出的飼料就會有異味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反而會降低飼料的利用率。
交流會現場
交流過程中,大家各抒己見,達成很多共識。蔣林忠副局長表示將邀請學院專家到金壇區進行現場指導和人員培訓,并希望專家們的研究成果能到金壇區進行示范和推廣。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