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7月14日,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廣樂等一行三人奔赴長三角一帶,走訪相關行業的企業,了解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一行人在7天的時間里先后走過6座城市,走訪了6家企業,深入了解了校友企業發展狀況與江浙一帶水產行業現狀。
萬事開頭難
一行人首先來到江蘇泰州,看望了在泰州海大飼料有限公司工作的2016屆畢業生文殿猛。在校期間文殿猛曾任學院學生會主席,多次獲得三好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畢業后入職海大集團,在泰州海大從事飼料營銷工作。泰州海大公司總經理、行政人事經理等公司領導熱情的接待了來訪一行。文殿猛向公司領導和學院匯報了他一年來的工作和感悟。他表示基層的飼料服務營銷工作對其頗具挑戰,不僅要耐住寂寞扎根基層,還要將書本知識真正轉化為生產力為用戶和公司創造價值。從業之處自己在心理上和業務上都遇到了不少困難,有時會懷念校園的舒適繁華,工作上也面臨著經驗不足,難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的困境,但自己始終堅持,在公司的領導同事的關心幫助下,自己一步步成長,逐漸走出了迷茫,工作也更加得心應手了。工作一年,自己已經獨立負責了公司的一塊重要片區,能真正運用自己的學時和本領為客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讓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在交流中泰州海大公司總經理古龍春對文殿猛的工作表現給予了肯定,他說道:“萬事開頭難,只要克服了初期的困難,打開局面后面的工作就會順暢很多。現在非常缺乏像文殿猛這樣沉得下心來的人才,只要不斷進取,長期堅持,肯定會有很好的發展”。
堅持了就有希望
劉廣樂一行在浙江湖州先后走訪了浙江毅達水產苗種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澳凌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友企業。浙江毅達水產苗種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水產學院98屆校友王軍毅的創業經歷在業內堪稱傳奇。自98年畢業到2013年王軍毅一直在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主要從事羅氏沼蝦的相關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2014年王軍毅辭職下海,瞄準羅氏沼蝦的苗種生產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憑借自己的多年積累和奮力打拼創業的第一年便為為合作伙伴創造了近千萬的利潤。隨著資金的積累和市場的良好反饋,2016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當年便實現了超過兩千萬的凈利潤,“毅達”也成為羅氏沼蝦苗種領域的領軍品牌。王軍毅表示這些成就與自己的多年積累分不開,水產業正在面臨調整升級,機會很多,堅持了就有希望。與王軍毅公司相距不遠的浙江澳凌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其09屆師弟鄭海迪為首的蟹苗生產團隊。畢業后進入澳華農牧集團工作的鄭海迪在工作8年后受公司委派來到浙江進軍螃蟹苗種領域并擔任子公司總經理。鄭海迪的團隊多是由其師弟師妹構成,他帶領著一群華農人耕耘在他們“希望的田野”上,剛剛起步的公司百業待興,在他們的努力下也已經打開了局面,實現了盈利。
產業升級是未來之路
“產業升級”是這一路上的高頻詞匯。浙江中大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水產學院94屆校友聶劉明對于這一趨勢體會深刻。“長期以來大家都在呼吁行業的升級轉型,多少年過去了我們發現水產業進步不太明顯,這表明轉型的內生動力不足。但近幾年來,在外在因素的推動這一進程將明顯加快。一方面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蝦蟹等特種水產品的消費需求不斷上升,小龍蝦、大閘蟹等非常火爆,同時消費者對水產品安全、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另一方面國家在環保領域不斷發力,目前水庫、江河等大水面養殖已經被取締,在浙江溫室養殖也不允許了,粗放型養殖的空間不斷被擠壓,工廠化養殖、精細化養殖等是未來的出路。”聶劉明所在的中大集團已經開始了相關的產業布局。同樣行動起來的還有寧波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這間原本以飼料生產為主業上市公司近期進行了更名,在公司名稱中加入了“食品”二字。公司將逐步打造食品生產的閉合鏈條,以適應行業的升級轉型,謀求更大發展。
劉廣樂表示:通過此次走訪學院了解了不同階段的畢業校友在行業內的工作和發展情況,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同時通過校友們的介紹對于行業的狀況和發展方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肩負著為行業輸出人才的重任,面對行業的升級轉型學院也應當在人才培養和應到方面有所作為,更好服務行業發展。(水產學院通訊員 蔡徐涵)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