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大集團”)榮獲第三屆“廣州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稱號。據了解,該評選活動為廣州工業經濟聯合會、廣州市企業聯合會、廣州市企業家協會共同發起,目的是為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充分發揮企業在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激勵企業家重視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的責任形象。
作為擁有"科技興農,改變中國農村現狀"崇高使命的企業,海大集團及各分子公司一直以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各種公益和慈善活動,在抗震救災、環境保護、扶危救困、公益助學、關愛弱勢群體等方面回報社會,并有志于為中國農村發展和社會和諧做出更大的貢獻。
其一,對股東負責:
不斷完善企業制度和產業布局,扎實推進提質增效,致力于股東資產的保值增值
2017年上半年,海大集團飼料銷量370萬噸,同比增長14.55%,實現營業收入145.32億元,同比增長25.06%;資產總額125.30億元,同比增長21.79%;凈資產57.36億元,同比增長1.52%;凈利潤5.19億元,同比增長34.89%;每股收入0.33元,同比增長32.00%。
2009年上市以來,海大集團的主要經營數據保持高速增長:飼料銷量和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超20%;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28%,公司總資產年復合增長率近20%。
其二,對客戶負責:
以服務為宗旨,為客戶創造價值
從企業使命方面,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早就高屋建瓴地談到:“我們很多人都出身貧寒,經歷過苦難,感受過父母一代人的艱辛,因為知識改變命運,我們得到了發展。而讓我們寢食不安的是,尚有幾億與父輩相同命運的農民,他們的現狀還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因此,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農民富起來,遂成為我們堅定的信念。”“我們要給養殖戶提供優質的飼料、優質的苗種、優質的調水產品、優質的養殖方案,要對養殖戶、經銷商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先進的養殖技術。”
因此,海大集團于自身刻下了“服務”的基因,一直致力于提供優于行業的產品。十九年來,海大集團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轉化成為客戶增值的產品,集團的飼料銷量居全國前三,水產飼料行業第一、水產苗種行業第一、水產動物保護技術和產品居行業第一、豬病防控技術國內領先、綠色環保飼料行業絕對領先、眾多細分市場行業領先。
同時,提升服務品質,目前“服務好”是養戶給海大集團的標簽之一。海大集團對服務的探索已有19個年頭,圍繞服務營銷模式,公司先后開展了水產動保、水產苗種、養殖技術、養殖方案設計、行情研究、畜禽動保、畜禽苗種等業務體系。近4000名服務營銷人員(20%養殖專家)為養戶提供全方位的養殖解決方案,包括優質苗種、養殖結構設計、養殖技術輔導、環境改良、病害防治、行情信息、管理技術到金融服務等內容。
其三,對員工負責:
以人為本,為員工創造價值
薛華認為,企業的基本元素是人,這要求企業首先必須尊重每一個員工。一方面,企業必須有合理公正的分配機制,以保證每一個員工都得到合理的回報。另一方面,企業應當有科學的價值觀和良好的企業愿景,使員工的個人追求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之中。人力資源的培養是打造企業競爭力的基礎。
因此,海大集團把“以人為本”清晰地寫進經營理念中,尊重每一位員工,認可員工的貢獻,保證員工的基本權益,重視員工培育和發展,關注員工生活,視員工為共同事業的基石。
除了為員工提供行業極具競爭力的薪酬,海大集團擁有健全的福利體系,各類補貼、節日福利、日常關懷等。為切實關心和幫助到因突發事件和重大疾病導致家庭遭遇特大經濟困難的員工,海大集團2016年10月1日成立企業“員工互助基金”,為職工本人及直系親屬突發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生活困難的職工家庭提供資助。集團高層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員工互助基金”項目:成立之日,薛華以個人名義捐助200萬元,許英灼副總裁以個人名義捐助100萬元,并對基金的使用保持關注。
其四,對合作伙伴負責:
打造互利共贏的生態圈
海大集團的各項業務大多處于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為保證合作伙伴能夠伴隨海大共同發展,在不斷提升自身運營能力的同時,也要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積極協同和幫助合作伙伴提升自身能力,以求合作共贏。
海大集團奉行廉潔文化,明確要求下屬各單位在與第三方開展經濟合作時,簽訂廉潔協議。并向集團所有的供應商、合作伙伴聲明不得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與海大開展合作。在采購過程中,嚴格遵循公開透明原則,規范招標、陽光采購。
海大集團一貫要求下屬企業遵循競爭規則,開展公平競爭,不利用不正當競爭手段獲取競爭優勢地位。同時,海大集團及下屬企業積極參加行業組織,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構建行業合作平臺,推動行業整體發展。
其五,對社會負責:
共建和諧氛圍
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關注和支持,社會的發展也需要企業的創造與貢獻。海大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依法納稅,回報社會;持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權利保障安全生產;關注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開展扶貧濟困、志愿公益等活動,促進民生改善。
公司創立以來一直將扶貧工作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事項來落實,在實施戰略布局上,優先選擇在貧困縣/村建設生產基地。截至2016年底,公司在多個國家級或省級貧困縣直接投資項目共21個,累計投入資金9.68億元。其中公司2016年度投入資金3.54億元,為貧困縣創造了0.36億元的應繳納所得額,創造了1659個就業崗位,對接農戶約2.5萬人。
公司還積極開展教育扶貧,公司對2所貧困地區學校開展了扶貧工作,資助113名貧困學生。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