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真鱈,英文Pacific Cod(簡稱:P-cod),分布在白令海北部海域和美國阿拉斯加灣。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國有產,可全年捕撈。
阿拉斯加灣真鱈總量驟降80%
近期,底層魚捕撈規劃團隊( Groundfish Plan Team )公布了最新的生物量評測報告,報告顯示阿拉斯加灣真鱈生物總量和去年相比減少了80%之多,已經降至警戒水平。2018年阿拉斯加灣真鱈捕撈限額很有可能隨之驟降。
據初步估計,2018年,阿拉斯加灣真鱈生物總量為18000噸,2019年為17000噸。下個月,北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將公布2018年具體的捕撈限額計劃。
捕撈限額總量比生物總量低,以今年為例,評估的生物總量為88342噸,最終確定的捕撈限額為64442噸。而實際捕撈情況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截至10月11日,共捕撈真鱈45364噸。
↓ 黃色區域為真鱈生長區,紅色區域為北極鱈魚生長區
白令海真鱈存量總體良好
北太平洋漁業管控委員會測算,2018年白令海東部海域真鱈可捕撈生物總量在17.2萬噸左右,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去年該數值為23.9萬噸。
對于白令海周邊海域來說仍有好消息。在阿留申群島附近,真鱈捕撈業仍處于發展過程中,和2012年相比,近些年生物量有所增加,漲幅15%左右。對于這片海域,委員會估算,可捕撈生物量為2.27萬噸,和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去年為2.15萬噸。
在白令海北部海域,從生物總量上來看,2010年到2017年,真鱈總量增幅非常大,達到907%,和東部海域相比,增加了83%,魚群密集程度增長1421%。
截至11月4日,白領海海域真鱈捕撈總量達到18.68萬噸。
從中國市場的情況來看,真鱈的價格經常會受到銀鱈的影響。如今銀鱈魚在國內市場上不斷上漲,真鱈的價格也經歷了相似的過程。如果再加上明年真鱈產量不高,價格可能會繼續走高。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