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媒體,鄭石軒越來越謹慎了,某種程度上也表明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粵海”)離成功上市更近了。
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石軒
2017年,是粵海5年計劃實施的初始之年,據鄭石軒透露,今年集團的量利目標基本達成。日前,鄭石軒接受了筆者采訪,談今年粵海的經營亮點以及2018年作為引入戰略投資者后的第三年——關鍵之年的發展計劃。
2017年量利目標基本達成
記者:2017年是粵海5年計劃的初始之年,能否對各版塊相關成績或不足做個小結?
鄭石軒:今年集團飼料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0%,主要是特種水產料和淡水魚料有了較大幅度增長,蝦料受國內市場形勢整體下滑影響,只是處于持平的狀態。有些遺憾的是,我們海外市場的進展并不明顯,以及國內的飼料生產產能有所不足,以致銷量和利潤只能說基本上達到了我們既定的目標,沒能超額完成。
海外市場是公司未來大力發展的市場,目前正處于起步和發展的階段,未來會加大相關投入。
國內市場的飼料生產產能擴增上,明年預計有三個生產基地可以投產,應該能滿足集團發展的需求。
記者:粵海產能擴增的話,人員配備上是否已經足夠?
鄭石軒:我們現在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尤其是市場一線的服務營銷人員,以及一些總經理級別的人才和高級技術型人才。粵海對人才的吸引力在于能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大家有更大的發展機會和提升空間,以及相對有保障的收益。在粵海,我們說能給你多少薪酬,就會有多少,通過自身努力甚至會超出這個數。另外,我們從今年開始已經大幅度提升員工薪酬,以前有人覺得粵海的薪酬比較低,當然也跟過去我們目標要求不高有關。
2018年將重點有三大發展要求
記者:明年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后的第三年,應該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年,粵海的發展基調如何?大概有什么計劃?
鄭石軒:首先,明年還是要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其次,要提升發展的質量,讓產品具有更好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再者,我們要有更好的配套服務能力,通過提升配套服務的質量和效果進而提高養殖戶的盈利水平。
記者:粵海對服務怎么定位,以及如何落地?
鄭石軒:主要還是想通過服務這種方式,讓業務團隊走到一線去。服務和營銷是相輔相成,兩塊并重,我們通過服務來提升養殖戶的養成率、高效生產率,從而讓他們用我們更多的飼料,而不是跟過去一樣是靠客情賣飼料。
記者:怎么解決服務落地過程中人員素質層次不齊的問題?
鄭石軒:應該說,我們致力于配備一個龐大的具有很強技術服務能力的團隊,但就目前來說還有差距。我們現在更多是業務員來承擔服務功能,這些人一方面向客戶推薦好的動保及病害防治方案,另一方面推廣好的養殖案例和模式。
我們每個分子公司都有成立技術服務部,人員雖不多,但能力都比較強。對他們的定位是起以點帶面的作用,去發現市場一線的問題,總結模式并提出解決方案,然后以培訓的方式指導業務人員去具體實施和推動。
國內對蝦養殖難覓破局之法
記者:有數據稱國內蝦料市場今年預估下滑10%-20%,您認為可能性有多大?
鄭石軒:應該差不多。國內養蝦業連續幾年遇到非常嚴重的問題,不管什么養殖模式,不管養殖技術多高,養蝦成功率都是不確定的。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實質性的原因是什么?各種影響因素很多,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控制方法,需要業界共同努力探索解決。目前我們采取推些好的養殖配套產品,對養成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記者:今年蝦料市場出現整體下滑,海水魚養殖又遭遇自然災害及病害影響,是否會給粵海較大的壓力?
鄭石軒:自然災害每年都有,我們都司空見慣了,對此公司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資源調配體系。今年我們評估整體養殖形勢還是不錯,只是個別區域個別養殖戶損失較大。
明年上半年魚粉價格預計仍高企
記者:目前魚粉等飼料原料及添加劑價格漲幅較大,您對明年的采購及配方設計有什么建議?
鄭石軒:添加劑價格上漲,我認為通過技術上的改進來調整配方有一定難度,我們還在探索應對措施中。魚粉方面,我們預估到明年上半年價格還會在高位上運行,粵海和同行一樣也在努力研究魚粉的替代方法,并取得了進展。
盡管目前魚粉價格高,像珠三角地區實際上最應該漲價的特種水產料反而還沒什么動靜,一方面跟珠三角市場競爭態勢激烈有關;另一方面也是技術上的進步,大家的魚粉替代技術越來越成熟,在成本控制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加之現在處于市場淡季,且飼料企業有一定的原料庫存,所以價格漲不漲也不是那么著急的事情。
記者:現在很多集團飼料企業提出了未來幾年的銷量目標,都要求有大增長,意味著未來幾年內將是集團企業直面廝殺,這種競爭會是綜合力的考驗,單單靠產品可能打動不了客戶,不知道您對競爭態勢如何預判?
鄭石軒:國內市場的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大家面對競爭還是要坦然,要通過競爭來提升實力,這才是未來能活下去的唯一途徑。一味指責對手不按規矩辦事、出怪招等而不作為,只是祈求對手對你仁慈點,這些都不現實也沒有意義,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客戶對企業的要求越來越多,很正常。現在很多飼料企業都發展成為綜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包括種苗、動保、技術、資金、銷售等等各方面。我覺得目前水產行業能提供完全解決方案的企業還不多,條件也不是很成熟。我認為作為飼料企業,也不能什么都去做,什么問題能解決只能選擇性地提供部分配套服務,特別是自己有相對優勢的部分。也就是說,有能力解決什么就解決什么,沒能力就不要亂糊弄,否則最終可能什么都搞不好,結果不一定能幫到客戶,反而把自己耗死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