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于18日作出回應,稱如果中國不改變其現有政策(500億25%的關稅)將會增加額外2000億美金中國商品10%的關稅,若中國再予反擊將在增加2000億美金的中國商品關稅,其中將會包含數種海鮮產品。
這無異對于中美海鮮貿易會有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會波及到世界的海鮮貿易架構。
中國對以美國的加稅清單中,含括了171種海鮮產品,例如三文魚,龍蝦,鱈魚,鯡魚,蝦蟹等。這可為難了美國出口商。因為增加了關稅,緬因州龍蝦,阿拉斯加螃蟹和加州魷魚在市場上的價格都普遍上升。影響嚴重的緬因州龍蝦,市場每磅價格上升了近$3。這個價格在中國市場將失去其原有的優勢,甚至會被排擠出中國市場,目前緬因州龍蝦正在低谷。這樣加拿大龍蝦將會占維持中國龍蝦消費主要市場第一份額。
如果美國再次增加2000億美金商品的關稅,對于中國出口和美國出口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中國作為最大的海鮮加工國家之一,美國每年出口中國加工的海鮮產品數量巨大。若中美同時對海鮮產品增加關稅,那么美國出口中國并二次加工后返銷的海鮮產品將會增加關稅成本。這樣如鱈魚類、三文魚類的二次加工產品,將會會失去它的價格競爭性。在這種情況下,目前看來是沒有第三國可以替代目前中國的海鮮來料加工配套產業的,除非阿拉斯加的產業鏈進行很大的調整和改動,否則買單的依舊是美國消費者。
受影響的不只有美國市場,國內出口商及加工廠也將失去他們之前原有的盈利情況。其中損失最大的可能將會是羅非魚和蝦類出口商。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羅非魚約4.26億美金占美國進口份額約75%,蝦類出口美國約3.35億美金。若美國政府對于羅非魚和蝦類產品施行加稅,中國生產商將會損失慘重。中國加工商也將因為美國的二次加稅有所損失。這些連鎖效應是現在無法預測的。
中美貿易戰對以國際海鮮貿易的影響也頗為巨大。因為特朗普對于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和其盟國態度的不確定性,甚至略帶反對意見,盟國的海鮮貿易公司都在另謀出路。如加拿大的一家海鮮公司Louis Bourg,已經開始開拓海外龍蝦市場同時開發新的多樣化產品,逐漸將業務中心轉出美國以減小對以美國的依賴性。同時中美兩大國的貿易戰將會造成產品內銷,國際海鮮產品貿易量的總體下降。
經濟學家Bart Oosterveld預測兩國的貿易談判不會于7月6日前達成共識,不過他覺得將會在年底中美達成協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