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鴻利的思路是把一些小品種產品做到精益求精,同時優化產品結構,力求做到差異化。即使某個品種市場銷量下滑,也不影響總量的增長。
大范圍而言,目前水產飼料企業主要面臨三個層面的市場壓力,其一是飼料集團企業尤其是上市企業,到處跑馬圈地建廠布點,更為聚焦市場和細分領域;其二是開展產業鏈模式或直銷模式的區域型飼料企業,把市場上較優質的客戶圈入相對閉環的商業模式中;其三是環保導致區域養殖市場規模縮減,以及致使飼料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水產飼料企業特別是中小飼料企業如何看待自己未來的出路,以及對自身有些什么規劃?這是值得去探尋答案的話題。為此,筆者將陸續走訪業內的優秀水產飼料企業。近期,筆者拜訪了浙江省德清縣鴻利飼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永根。
浙江省德清縣鴻利飼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永根
記者:鴻利的近況怎么樣?
陳永根:我們還是主打浙江本地市場,像黃顙魚料、鲌魚料、鱸魚料、黑魚料、大黃魚,還有石斑魚料等等,基本上不壓在某個品種上。去年公司的飼料銷量大概是2.7萬噸,今年應該能超過3萬噸。
記者:您如何看待當前的市場環境?
陳永根:按今年的行情,只做黃顙魚料和鲌魚料的飼料企業壓力會非常大。受低迷行情影響,今年湖州地區上半年黃顙魚的投苗量減了約10%,部分養殖戶改養泥鰍、鱸魚。盡管上半年由于存塘的黃顙魚量比較高,對飼料銷量影響不大,但是養殖戶不賣魚的話,飼料廠就沒辦法回收飼料款。往年行情好的時候,4月份前就可以把飼料款全部結清,但今年到7月份都還有欠款。而且到了養殖旺季,飼料企業對現金的需求量也大,所以不少飼料企業甚至集團企業為了吸收資金,不斷提高返點。同時,黃顙魚料又沒漲價,按現在的飼料價格要是把預付款利息等算進去,三四月份魚粉處于高位時,核算起來黃顙魚料每噸還要虧一兩百塊。另外,在原料行情高漲的時候,出于市場競爭因素影響,原本鲌魚料計劃漲500元/噸的也沒能如期執行;而且商品魚價格行情一不好,養殖戶就容易轉用動物內臟來喂鲌魚。
還有大黃魚料的使用也受制于冰鮮魚的價格,只要冰鮮魚價格低于1.7元/斤,養殖戶就會轉回去用冰鮮魚。所以做大黃魚料的飼料廠不容樂觀,打個比方不是說你今年做了一萬噸,明年就不一定能做到1萬噸,這里邊又延伸出一個問題,就是不好做原料采購,例如你按飼料預計銷量需5000噸魚粉,結果冰鮮魚價格一便宜,只用了2000噸魚粉。黑魚也是一樣的情況,鴨肝便宜了養殖戶就用鴨肝,鴨肝貴了馬上吃飼料。
因此,飼料廠專門做某一條魚肯定不行。作為小企業,我們的思路是把一些小品種產品做到精益求精,同時優化產品結構,力求做到差異化。即使某個品種市場銷量下滑,也不影響總量的增長。
記者:鴻利接下來有些什么計劃?
陳永根: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飼料產銷本職工作,不去盲目擴張,把資金和風險管控放在第一位,不靠欠款去沖量。我是這么認為,這兩年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國內經濟形勢有些緊張,企業的經營成本在不斷增加,靠貸款、融資來運營的企業、沒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接下來日子會非常難過,湖州本地有幾家飼料廠這兩年可能會面臨生存危機。
我們算過一筆賬,老飼料廠一條線一年做特種水產料的銷量起碼要過10000噸才能維持生存。要是投建新廠,假設5000萬的投資,每年光折舊費用就要500萬,如果只做1萬噸料,每噸攤算的折舊費就得500元。因此,我們近期的想法是不求量、嚴控資金,先保證能順利“過冬”。
目前,鴻利有三條膨化料線,一年做4萬噸飼料問題不大,要是安排合理的話產能上還能突破。即使產能受限,我寧可把信用不好的客戶做些限制,然后對飼料產品結構進行優化,把不賺錢的品種少做一點。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