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非洲國家加納爆發了空前的養殖羅非魚死亡事件,總數高達1.8萬噸,其背后的養殖場為福建企業所有。目前為止,魚類死亡原因未明,加納政府呼吁全球國際警惕“羅非魚湖病毒”。
文:UCN
譯:胡路怡
上周,非洲國家加納爆發了空前的養殖羅非魚死亡事件,加納水產養殖協會稱,死亡羅非魚總數高達1.8萬噸,養殖場為福建企業所有。
大批羅非魚死亡,給當地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人們擔心死魚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政府下令立即將死亡魚類填埋處理。
而這家養殖場現已暫停生產,接受加納政府的審查。
目前為止,羅非魚大面積死亡的原因尚未知曉。有人說,這些羅非魚可能是“轉基因(GMO)”品種,因無法適應非洲養殖環境而死亡;也有人懷疑,養殖場水體有機物富營養化,產生毒素導致魚類死亡。當地專家解釋,投料過多、水質下降和持續陰雨天氣都可導致水體“有機物”富營養化。
羅非魚是加納重要的食材,今年七月份,加納漁業局為保護本國水產養殖業,頒布禁令,禁止一切羅非魚(活魚和死魚)和魚卵的進口,其中還包括一項重要理由:“新疾病羅非魚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可造成養殖羅非魚大批量死亡。”
加納漁業局呼吁,所有非洲、亞洲、南美洲等羅非魚養殖國,都應對此新病毒保持警惕,一旦發現魚類死亡必須立即采取處理行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