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農業大亨Agrosuper在收購了AquaChile后,考慮將其羅非魚業務拆分出來獨立運作,意在為中美貿易戰格局下即將發生市場轉型的中美洲羅非魚產業騰出發展空間。
文:Matt Craze
譯:胡路怡
智利農業企業Agrosuper(愛閣),近期宣稱要將其剛剛收購的AquaChile公司旗下羅非魚業務拆分出來,獨立運作,意在為中美貿易戰格局下即將發生市場轉型的中美洲羅非魚產業騰出發展空間。
Agrosuper是智利最大的農業公司,業務范圍覆蓋畜禽、豬肉和三文魚的生產與加工業,產品售至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在亞洲國家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年營業額25億美元。
今年八月份,Agrosuper意外宣布斥資8.5億美元收購智利最大的三文魚企業AquaChile(盡管收購方案還在等待政府審批)。將現有的三文魚業務合并后,Agrosuper的三文魚年產量或至20萬噸,超過日本三菱賽馬克(Cermaq),晉級全球第二大三文魚生產商,位列美威(Marine Harvest)之后。
“就Agrosuper發展羅非魚業務,我們進行了非常認真細致的評估。”Agrosuper分公司Los Fiordos的總裁Sady Delgado稱,“Agrosuper的水產養殖板塊業務正往多元化方向發展,拓展羅非魚業務對于公司來說將是一次重要機遇。三文魚很昂貴,而羅非魚卻廉價健康(like a chicken of the sea)。”
拉美羅非魚養殖業曾經歷過一段暗淡的發展歷史。多年前,中國羅非魚片以低廉的價格迅速占領北美市場 ,將拉美產業排斥在外。在美國,一些社交媒體曾詆毀中國養殖業,導致羅非魚產品形象在消費者心目中大打折扣,負面新聞甚至殃及了拉美出口企業。
后來,羅非魚國際市場價格一路下跌,以產品品質和優良水質著稱的中美洲羅非魚竟無法在美國市場賣得高價,有的拉美國家養殖戶甚至都不能回本,迫使一些生產商改養其他品種。美國國家漁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人均年消費羅非魚0.67公斤,2016年下降至0.54公斤。
今年,中美貿易戰爆發,羅非魚進出口貿易受嚴重影響。明年1月1日,美國進口關稅從10%增至25%,許多美國進口商催促中國企業加速發貨,趕在明年升級關稅落地之前把產品運到美國港口。
明年以后,中國羅非魚的出口優勢不再那么明顯,拉美羅非魚的出口即將迎來新的曙光。早在2007年,AquaChile公司就已收購了哥斯達黎加最大的羅非魚企業Grupo ACI,向北美市場出口魚片產品,但其競爭優勢一直沒有被充分挖掘。后來,AquaChile又與丹麥BioMar合作,2012年飼料廠開張。2009年,AquaChile成立合資公司投建寵物飼料廠,其原料部分來自羅非魚加工剩下的邊角料。
AquaChile在中美洲羅非魚出口行業中名聲顯赫。2016年,哥斯達黎加羅非魚片出口量4,114噸,幾乎全部產自AquaChile的分公司。哥斯達黎加是中美洲第三大羅非魚出口國,其出口總量排在洪都拉斯(6,867噸)和哥倫比亞(5,119噸)之后。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