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4點30分,南山蛇口漁一遠洋水產品回港開倉儀式在蛇口漁港隆重舉行,當天開倉的海鮮共計359噸,不僅種類繁多,涵蓋馬鮫、石斑、鯛魚等多個種類,而且大多碩大無比。這批海鮮這是蛇口漁一公司與東非國家莫桑比克簽署5年期捕撈協議后的首批回國海鮮。
南山蛇口漁一遠洋水產品回港開倉儀式在蛇口漁港隆重舉行
東非海鮮即將游入深圳人餐桌
蛇口漁一公司董事長張志明介紹,得益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得益于深圳市、南山區海洋經濟發展政策,漁一公司結合自身傳統優勢,大膽發展遠洋漁業,今年6月1日,漁一公司鵬遠漁801等6艘遠洋漁船,就是從蛇口漁港出發,遠赴東非莫桑比克捕撈。此前,公司與莫桑比克簽署了 5 年期的捕撈協議。如今,漁獲豐收,為了奔赴蛇口,第一批漁獲在遠洋航行了 40 天,行程 6000 多海里。
各位船員工作人員努力克服熟悉海區、摸索漁場、漁具漁法調整、與當地船員磨合等各種困難,勤奮工作,安全生產,到10月底,捕撈各類水產品786噸,首批15個貨柜359噸優質水產品已通過冷鏈運抵深圳蛇口,再過幾天,深圳人就可以品嘗到這些來自東非的優質海鮮了。當天,漁一公司與深圳一家農產品公司簽約,意味著來自東非的海鮮即將通過零售終端進入深圳人的餐桌。
從東非運來的海鮮暫存在冷庫
深圳市經信委漁業處處長袁振江表示,近年來,深圳提出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遠洋漁業是重要組成部分,漁一公司前往東非公海開辟漁場,對深圳遠洋漁業提升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深圳市將繼續支持南山,支持漁一公司走出去帶回優質的水產資源。
明年將壯大莫桑比克船隊
在蛇口漁港,漁一公司的6艘新的雙甲板單拖網漁船整裝待發,據悉,這6艘船在2019年初啟航赴莫桑比克生產。張志明介紹,因為莫桑比克在南半球,第一批船隊抵達時正值冬季,漁獲雖然豐厚,但滿足不了漁船的產量。2019年上半年,漁一公司將再添6艘船加入到莫桑比克船隊,總規模達18艘漁船,為非洲東部國內捕撈規模最大的生產船隊。
同時,漁一公司計劃2020年在莫桑比克建設漁港、碼頭、冷庫、加工基地,同時為當地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另外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規劃的遠洋漁業基地確定后,申請建冷庫、加工、配送基地,探索出一條集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海上之路,讓漁一股份公司從曾經的"同富裕"幫扶對象,一躍成為全省遠洋捕撈業前三位的龍頭企業。
漁一公司成為南山集體經濟轉型樣本
蛇口街道黨工委書記周江濤介紹,漁一社區近兩年完成城市更新以后,集體經濟發展成為街道黨工委思考課題,提出"漁村不能靠收租過日子",要尋求新的發展點,于是街道領導班子與漁一股份公司黨支部、公司領導班子深入調研、反復溝通,明確把發展遠洋漁業作為振興漁一集體經濟的突破口,鼓勵漁一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搶占先機,結合現代市場需求,依托自身傳統優勢勇于"走出去",在新時代、新技術條件下"重操舊業",發展傳統漁業的升級版——現代遠洋漁業,打造自己的遠洋漁業船隊,形成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
在南山區委、區政府和蛇口街道的努力下,在政策、資金、文書辦證等方面均給予漁一公司相應支持,"扶上馬還送一程"。下一步,街道將幫助漁一公司全力打造全市一流的遠洋漁業全產業鏈。近期將協調市經信委打通漁獲銷售渠道,讓優質海產品進入全市菜籃子工程,并逐漸輻射大珠三角地區,解決銷售環節的后顧之憂。
從東非運來的海鮮暫存在冷庫
從近海走向遠洋,漁一公司抓住機遇,勇于 “ 走出去 ” 發展遠洋漁業,探索出了一條集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漁一公司總經理陳金有介紹,如果以傳統的收租來支持集體經濟肯定沒有什么發展,所以大家就想回歸到漁業,同時,國家提出的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號召,為漁業轉型升級和 “ 走出去 ” 創造了良好的國際氛圍與便利條件,為發展海洋經濟提供了新支點。因此,漁一公司發展遠洋捕撈產業,以帶領居民走出去,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