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球的視角看今年的海產業,這些事件將一定會發生。
文:UCN
譯:胡路怡
2019年第二周,當全球海產業懷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開啟了新一年的業務,UCN才華橫溢的記者團隊始終在密切關注業內一絲一毫的動態,為我們的讀者們提供最精準的報道。
對于新一年,全球產業的預期是所有企業家都在關注的事,在綜合了多方面資源,進行了詳細分析后,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有些事今年一定會發生。
一、中美貿易戰上半年將出現轉折
去年12月份,在阿根廷舉辦的G20峰會上,中美兩國元首率先達成暫停貿易戰升級的共識,特朗普政府同意推遲至3月2日執行25%中國商品進口關稅,只有兩國未能在此之前達成新的協議,關稅才會落地。
自去年七月份打響貿易戰以來,美國股市、農業等領域受到了重創,貿易戰造成的負面影響是特朗普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中國也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國家統計局公布12月份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低于臨界點,制造業景氣度開始走弱。
“黎明前的黑暗”,用來描繪當前的海產行業顯得恰到好處。
1月8日,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稱與中國進行了積極的對話。《環球時報》稱,中美副部長級磋商8日進行到深夜,談判超時說明中美兩國兩國都希望終結貿易戰,決心在此次談判中達成重要協議。而這個信號對于海產業進出口來說無疑是積極的。
二、英國脫歐成定局
2019年3月29日,英國將正式離開歐盟。這是2016年英國全體國民用投票表達意愿的最終結果,一些人開始歡呼,而另一些人卻陷入了悲傷。
2017年底,布魯塞爾談判沒有取得積極成果,一夜之間,英國漁民獲得了其專屬經濟區內的全部捕撈權利,而英國海鮮出口商將面臨歐盟的關稅和關檢。
英國與挪威、冰島同屬關稅同盟成員,一旦英國脫歐,挪威和冰島的海產品出口將受到嚴重影響。英國的鄰國愛爾蘭,其漁業捕撈依賴英國水域。脫歐后,短期內英國市場將出現一些水產品供應過剩,而另一些品種供給短缺的現象。
三、更多投資者關注陸基養殖
2018年,北美的陸基RAS養殖項目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其中一位是美國前任總統候選人羅斯·佩羅的控股公司投資部。今年,三家企業(Atlantic Sapphire、Nordic Aquafarms、Whole Oceans)旗下的RAS三文魚養殖項目即將在美國東海岸拉開序幕。
除此之外,南非企業、新加坡企業、日本企業、挪威企業也都紛紛計劃投入這個新興養殖領域,更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RAS項目的具體執行計劃,而在五年前,大家都還在擔憂其潛在的風險。
我們有理由相信,2019年將迎來全球陸基RAS養殖項目新的投資熱潮。
Atlantic Sapphire佛羅里達RAS三文魚養殖場
四、全球蝦價持續低迷
2018年上半年,全球蝦價經歷“暴跌”的陣痛,印度和厄瓜多爾連續實現兩位數增長,而消費市場漸漸進入“新常態”。去年年底,美國對蝦零售價格下滑,連鎖效應之下,印度產區的價格也在下跌。
今年呢?業內人人士稱,印度又新建了十家對蝦加工廠,印尼也有增產的趨勢,中國在經歷了幾年養殖低產后,也有可能恢復產量(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預測結論),越來越多的越南養殖場開始采用高密度養殖模式。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Gorjan Nikolik預測,如果所有的猜測都成為現實,未來3-4年全球對蝦產量將增長100萬噸之多。
對蝦病害(如SHIV)可能是影響產量的一個因素,美國今年起實施的SIMP法案也會對市場供需造成直接的影響。但是總體來說,供過于求的市場現象今年還將持續發生。
五、中國正關進口更多海產品
2018年,中國政府嚴打走私,對蝦、三文魚等進口海產品特大走私案連續告破。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也在漸漸降低進口關稅,1月1日起澳洲海產品進口關稅降為零。
去年,厄瓜多爾白蝦正關進口總量超8萬噸,較2017年翻了近5倍。除了厄瓜多爾外,沙特、印度的對蝦出口商也在積極與國內進口商合作,推進產品的正關進口。
2019年,越南邊貿通道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風險。但是,我們依然認為,今年的邊貿走私依舊會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進口總量而言,越南通道的邊貿進口還是會超過正關直銷,并對中國合法進口商造成十分不利的競爭。
六、挪威繼續發力對華三文魚的出口
挪威海產局統計,2018年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總量約15萬噸,出口額37.38億挪威克朗(人民幣29.9億元)。
這個目標相比“挪威海產2025中國計劃”(出口額100億人民幣),尚還很大發展空間。
尤其是三文魚,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8年挪威向中國直銷三文魚12,057噸(不含邊貿)。而“2025計劃”中稱,將在中國市場提升挪威三文魚消費量至15.6萬噸,市場占有率增至65%(預計2025年中國三文魚市場容量達到24萬噸)。
七、鱈魚全球價格上漲
據俄羅斯、中國、美國和歐洲業內人士的分析,2019年全球狹鱈產量基本持平2018年,但加工業的格局將發生質的變化。
中國狹鱈加工廠面臨成本上漲、原材料短缺的困境,而供應商俄羅斯稱將要大力發展其國內的狹鱈加工業,并與中國爭奪歐洲市場份額。
去年,太平洋真鱈和大西洋真鱈的價格已漲至歷史高位,而今年這兩個品種的捕撈限額又有所降低,只要不是價格過高導致市場的全面崩盤,今年的價格繼續上漲將是大概率事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