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r前副總裁Niels Alsted
丹麥飼料巨頭BioMar前副總裁Niels Alsted就中國水產養殖業的轉型發表了一些觀點。
2019年1月,歐洲最大的水產飼料企業BioMar集團副總裁Niels Alsted先生在完成了45年水產事業職業生涯后,正式宣布退休。
在海外,Alsted先生在水產養殖業內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在丹麥BioMar公司任職32年,負責過BioMar公司的研發、采購、食品安全和商業關系等領域的相關工作,被同行譽為“Mr Aquaculture(水產養殖先生)”。
2015年,Alsted先生代表BioMar公司來到中國,與通威股份簽約組建合資企業,即“通威Biomar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此外,Alsted先生還擔任歐洲飼料制造商聯合會(FEFAC)水產飼料首席委員、海洋原料組織(IFFO)董事會成員等職位。
UCN有幸采訪了Niels Alsted先生,就當前水產養殖業的狀況與未來前景問題發表了他的一些看法。
“就水產養殖業目前的現狀,我認為我們的產量受到傳統養殖模式的限制,如果你不懂得處理水質、收集糞便、預防疾病,你很難再想通過提升養殖密度來增加產量。以三文魚的養殖為例,未來產量必須依靠全新的技術,這就是為什么有錢的大公司開始投資深遠海養殖。”
“挪威人很聰明,他們懂得從海洋油氣產業汲取技術經驗開發遠海網箱,我認為遠海養殖應是未來產業的一大方向。不過,遠海養殖失敗的成本會很高,如果你一開始不能獲取正確的思路方法,那你就必須非常小心了。”
挪威Nordlaks HavFarm遠海養殖工船
“另一個未來養殖的趨勢是陸基循環水(RAS)。如果跟近海網箱養殖比成本,RAS沒有任何優勢,但是,如果消費端下游能配備優秀的物流系統,情況將發生本質上的改變。在美國和中國,越新鮮的三文魚越能博取消費者的喜愛,并賣出更高溢價。”
“在傳統的三文魚養殖國,RAS系統往往都用于三文魚苗的培育。在RAS里將三文魚苗養到一公斤規格再放到海洋網箱中繼續養殖,可以很好地降低死亡率風險。回想起過去,當RAS第一次應用到水產養殖業時,人們總持著懷疑的態度。而結果證明,RAS能用且有效,這就是科學技術,但卻不是火箭科技。”
“直到現在,投資RAS的成本依仍舊高昂,初期失敗的風險依然存在。我們看到一些企業愿意往這個方向發展,但規模都不算大,在RAS這條路上我們也是剛剛開始摸索。”
Mowi加拿大三文魚RAS種苗廠
關注中國養殖業轉型
過去一段時間,Alsted先生一直在研究中國的養殖業,這片神秘的土地激發起他很大的興趣。
“我觀察中國已有一段時間了,有些實踐方面的東西的確需要改進。”Alsted說,“在中國,飼料技術并不是決定養殖業(成敗)的關鍵因素,水質才是。增氧原理、病原處理、化學藥品使用,這些才是真正需要在淡水養殖領域普及推廣的知識。”
“要維持養殖生產,你就必須知道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改變一些舊的養殖習慣很有必要。”
“中西方的水產養殖發展模式截然不同。在西方世界,新技術意味著創造新機遇;而在亞洲國家,你更應該懂得如何從其他地方總結實踐經驗,運用到自己身上。”
“教育、法律框架、許可證分配系統,都是中國可以借鑒的。最好的樣板是丹麥法羅群島,你能從那兒看到當今世界最有效的養殖管理方法,法羅群島的三文魚產業利潤率很高,不僅僅是因為價格(高),還歸功于養殖成本低。”
“優秀的管理系統并不意味著要減少養殖戶的數量,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強大高效的頂層設計。我在中國待了一年,參觀了很多養殖場,感覺中國最需要改變的是頂層結構。”
“中國想做一件事,總能很快地落實。如果中國養殖業徹底改變,它的潛力將是巨大的,他們完全可以利用更少的土地生產更多的魚。中國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框架和執行力。”
“為了落實現代化發展戰略,2018年中國啟動了規模浩大的水產養殖整改運動,很多不環保的養殖場都被關停了。”Alsted說,“養殖場關閉,淡水養殖業受到了很大影響,業開始反思:我們能不能用更智能更高效的方法搞養殖?”
“我認為,中國遲早會完成養殖業轉型,不過是時間的問題。”Alsted說。
通威股份與丹麥Biomar公司簽訂合資協議
飼料企業引領產業發展
“在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家以水產養殖業為核心的企業,引領產業發展。有些公司在搞工廠化養殖示范基地,但大部分都是飼料廠商在試圖引導行業發展,這個情況與歐洲養殖業初期的如出一轍。”
“一開始,飼料企業向小型養殖戶提供生產建議,但后來,三文魚養殖企業不斷壯大,最終發展為國際大公司,規模甚至超過了飼料廠。”Alsted說,“中國的生產模式依然以小家庭為單位,很多人還在憑經驗養殖,缺乏水化學的知識。這些傳統經驗有時會有效,但卻不能使產業進步。”
“另外,中國的土地也不是私人所有,這就影響到水產養殖業的長期投資。很多人擔心政策朝令夕改,缺少長期的保障。”Alsted說,“這就是我所說的框架問題,這方面中國需要發展完善。”
“我對中國仍然充滿了信心,中國人善于適應(政策),我們已看到了很多深遠海養殖項目在中國落地,這些項目一定花了不少錢。”Alsted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