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從食材向食品轉型,進一步降低消費門檻,解決消費者應用難題
水世界(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團隊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回首2018年生鮮海產行業,經歷了合作或下場、喧囂與寧靜、痛點和機遇,有太多哪怕長篇大論也難以書寫完畢,只能摘取些許進行回顧,同時妄自揣測2019年生鮮變化,聊以自慰也自勉新年的宏圖大業。
大環境上,多國降低甚至取消進口關稅,進博會的舉行,電商大平臺布局海外直采,降低了進口海鮮的門檻,而國內近海休漁,使得2018年國內海產品產量下降。海產是吃上游資源比較明顯的行業,上游進一步集約化,大玩家布局資源端。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獐子島電商主要經營阿根廷紅蝦,但是2018年紅蝦市場混亂,價格波動劇烈,逐漸轉向黑虎蝦,2018年黑虎蝦整體市場增長相對較快。
產品上,海鮮種類很多,但是為消費者熟知并且接受的也只有幾十種,2018年海產同質化非常嚴重,新增品類也多在規格的變化,進取有余,創新不足。獐子島自身有一定海產資源,主要體現在參、螺、鮑、貝、膽,但是電商這塊做得稍有成績的依然體現在海參、貝類、鮑魚上,國內消費者今年對海鮮的認知逐漸加強,但是對于海螺、海膽的仍然不算熟悉。
2018年夏天北方持續高溫,養殖海參大面積死亡,損失慘重,但是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近幾年海參圈養尤為明顯,劣幣驅逐良幣常態化,而消費者無法區分,一場高溫讓真正底播海參的價值得以體現,獐子島海參未受到明顯影響。
鑒于產品同質化,獐子島近幾年也已經逐漸從食材向食品轉型,主要體現在貝類、鮑魚、海參加工品方面,進一步降低消費門檻,解決消費者不會處理海鮮的難題。
另外,2018年獐子島還布局了活品供應鏈,主打波龍、鮑魚、生蠔,增加了全國凍品、活品倉儲基地,進一步為終端服務。
渠道方面,年底易果與盒馬的交接,給2018年海產劃上了句號,也給2019年生鮮電商添加了一絲不確定性。關于生鮮模式的創新,從未中斷過,根源在于高成本高損耗的痛點一直在,而市場需求一直在增長。
關于2019年,海產大盤肯定繼續增長,但對供應商、平臺的基本功要求也會更高,只有苦練基本功、做好上下游資源整合、提升供應鏈水平才能在走得更遠。
2019年,獐子島只會更努力、更勤奮,聚焦在海參、貝類食品上,力將高品質海鮮呈現到消費者餐桌上。
共勉!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紙媒傳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