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狹鱈原料漲到10年最高,中國內銷市場是驅動因素之一。
作者/ Tom Seaman
編譯/ 胡路怡
七月份俄羅斯狹鱈原料(H&G)漲到10年最高價,主流產品(非MSC認證,25cm+)的價格漲至$1,700/噸,近期回落至$1,650/噸附近。
某中國加工企業預測,年底的價格可能漲至$1,750-$1,850/噸。另一位歐洲供應商認為未來價格將趨于穩定。“H&G原料魚價格可能會下降一點,然后穩定在$1,600/噸?紤]到歐洲市場對塊凍的需求不高,影響到原料價格,未來市場更加趨于穩定。”他說。
然而,某俄羅斯消息人士指出,下半年一些漁船將專注于其他魚類的業務,如鯡魚的捕撈和三文魚加工,狹鱈產品關注度下降。今年俄羅斯粉鮭產季的產量激增,漁獲物多達249,430噸,2018、2017分別為140,170噸、151,880噸。
俄羅斯狹鱈捕撈委員會(PCA)副主席Alexey Buglak告訴UCN,今年前七個月狹鱈產量共計133萬噸,同比增加8%,其中55.6萬噸制成H&G原料,9萬噸制成整魚。5.1萬噸生產成魚片。不過,今年的規格普遍偏小,“A季度鄂霍次克海20cm+規格狹鱈產量增加,對(25cm+)H&G產生額外影響!
國際貿易中心(ITC)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狹鱈比往年有大幅的增長,四月份的進口數量達到164,618噸,同比增長36%,創下了自2012年以來單月進口之最,均價在$1,392/t,同比增長17%。而中國生產的狹鱈塊凍產品的出口額也呈增長趨勢(下圖)。
消息人士說,“俄羅斯原料價格如此之高,中國加工廠還能盈利,這讓許多歐洲人感到不解。在現有H&G價格水平上,塊凍至少要賣到$3,600/噸,而今年中國加工廠與歐盟買家的大筆合同訂單價格比這個值還要低$400/噸!
也有人指出,狹鱈價格上漲的部分原因由中國內銷市場驅動,加工廠要保持運作,完成了歐洲的大筆訂單后,就會考慮進行小額原料采購。
“當你去了中國,才會明白中國的狹鱈市場有多大。很多原料魚被加工成薄片,被市場消化。$1,650/噸的價格對于再加工來說的確是偏高的,但如果對比中國本地的動物蛋白,尤其是當豬肉價格大幅上漲,狹鱈就成為最廉價的蛋白之一了。”消息人士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