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以檢出白斑、黃頭病為由,暫停從桑塔、歐瑪莎工廠進口白蝦,背后有何邏輯?
作者/ Louis Harkell 胡路怡
編譯/ 胡路怡
9月6日 ,中國海關總署暫停三家厄瓜多爾蝦企工廠準入,引起了海內外市場的高度關注。
桑塔公司(Santa Priscila)位于瓜亞基爾的一處工廠(地址:Km 5 Av. Juan Tanca Marengo)因檢出白班綜合征病毒,暫停自2019年8月23日啟運的蝦產品;歐瑪莎公司(Omarsa)位于杜蘭的工廠(地址:Lotización Industrial al Río Solar 3)因檢出黃頭病毒暫停,暫停自2019年8月5日啟運的蝦產品;Winrep公司(新增注冊企業)位于瓜亞基爾的工廠(地址:LOT. COLINA DEL HIPÓDROMO, SOLAR 20, MANZANA 30)因檢出白班綜合征病毒,暫停自2019年8月23日啟運的蝦產品。
桑塔和歐瑪莎是厄瓜多爾大型白蝦出口商,2018年這兩家企業出口額接近10億美元,其大部分產品銷往亞洲國家。
根據海關總署文件,目前受影響的僅是公司旗下的個別工廠,并非整個公司。桑塔公司還有一家瓜亞基爾工廠(地址:Km. 5.5 Vía a Daule, 認監委注冊號:24)仍可以向中國出口,但歐瑪莎公司則不能再向中國出口任何產品。
這次海關總署暫停幾家工廠進口的消息沒有任何預兆,也沒有公布恢復進口的期限。
截止目前,桑塔和歐瑪莎已向UCN確認其工廠被中國當局暫停了進口許可,但兩家公司的高管還沒有對事件做出公開評論,厄瓜多爾商務部也還沒有做出回應。
歐瑪莎公司一位員工告訴UCN,當地時間周一早上他就聽到了中國暫停歐瑪莎白蝦進口的傳聞,但歐瑪莎公司卻沒有收到中國當局的確認函。他還表示,厄瓜多爾政府已介入此事,向中國方面澄清細節問題。
歐瑪莎工廠(圖:Undrecurrent news)
相關法律規定
根據《進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2018年修訂版)第九條規定,“海關總署根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國內外水產品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質風險分析結果,結合對擬向中國出口水產品國家或者地區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性評估情況,制定并公布中國進口水產品的檢驗檢疫要求;或者與擬向中國出口水產品國家或者地區簽訂檢驗檢疫協定,確定檢驗檢疫要求和相關證書。”
第二十一條規定,“進口水產品經檢驗檢疫不合格的,由海關出具《檢驗檢疫處理通知書》。涉及人身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以外項目不合格的,可以在海關的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經重新檢驗檢疫合格的,方可銷售或者使用。”
白斑病是否應該成為限制進口的依據?
無論是白斑病還是黃頭病,都并非厄瓜多爾特有。蝦類養殖的白斑病通常被認為由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引起,這種病毒可感染任何一種甲殼動物,在中國、東南亞、印度、南美等幾乎所有的對蝦養殖國都曾爆發過白斑病。
澳大利亞政府曾以防止該國的養蝦業感染白斑病為由,限制一切可能攜帶白斑病原生蝦產品的進口。業內反映,此政策對嚴重影響了生蝦出口大國越南的貿易,但卻有利于擅長制作熟蝦產品的泰國。
但令人諷刺的是,這條政策最終并沒有使澳大利亞免受白斑病的襲擾。就在2016年底至2017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養蝦場爆發了嚴重的白斑病。
相比白斑病,黃頭病(YHD)更為罕見。科學研究表明,該病原的傳播途徑與昆蟲有關。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中國政府暫停沙特阿拉伯國家水產養殖集團(NAQUA)的白蝦進口,該公司曾唯一一家沙特水產品生產商在華注冊的企業。
有消息指,中國暫停沙特白蝦進口的理由,也是因檢出白斑綜合征病毒。而暫停沙特白蝦進口后,中國政府向40多家伊朗出口商開通了許可證。
對中國市場過度的依賴
63%的厄瓜多爾白蝦最終出口到了中國,中國無疑是厄瓜多爾養蝦業最重要的單一市場。
青島漁博會期間,某厄瓜多爾出口商告訴UCN:“我們非常慶幸能擁有中國這樣大的單一市場,但也意味著我們的每一茬養殖都要依賴中國。每兩個星期我們的白蝦就有一次收成,如果中國不買我們的產品,價格必然崩潰。”
據統計,去年桑塔公司共出口76,868噸蝦產品,價值4.92億美元;歐瑪莎公司出口64,410噸白蝦,價值3.83億美元。
七月份,從厄瓜多爾發往中國的白蝦達35,581噸之多,價值2.02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約20萬噸厄瓜多爾白蝦賣到中國,正關進口比例超過70%。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