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養殖場隸屬挪威持股公司Laxar Fiskeldi。
作者/ Neil Ramsden
編譯/ 胡路怡
冰島食品與獸醫管理局(MAST)稱,在該國境內的三文魚養殖場首次發現傳染性胰腺壞死病毒(IPN),涉事養殖場隸屬Laxar Fiskeldi公司。
傳染性胰腺壞死是一種高致病的三文魚病毒,但目前還沒有造成嚴重的傳染性疫病。
Laxar Fiskeldi公司CEO Jens Gardar Helgason向UCN確認,公司的養殖場的確發現了這類病毒,如果這種疾病在三文魚淡水養殖期爆發,將對整個養殖業造成嚴重威脅。
“IPN病毒對養殖初期的威脅很大,對幼鮭的致死率很高,但這種病毒僅在我們的海水養殖場發現。IPN病毒在全世界廣泛發現,很可能隨著正常的海流運動傳播到Laxar養殖場。”他強調,“Laxar的海水養殖場與淡水養殖場分布在冰島不同的區域,預計IPN病毒不會對幼魚造成威脅。公司的養殖場以潔凈著稱,目前還沒有發現過魚虱。”
MAST確認,傳染性胰腺壞死病毒對淡水期的三文魚威脅更大,但不會對人類健康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Laxar Fiskeldi養殖場
為了預防起見,冰島食品與獸醫管理局暫停了Laxar Fiskeldi公司位于冰島東海岸Reydarfjordur地區的運營,最后一條感染的三文魚被宰殺。
據Laxar Fiskeldi網站公告,公司在冰島擁有18處養殖場,IPN病毒僅在其中的一處發現。經專家分析,Laxar公司的監測工作比較到位,在預防IPN、保護孵化場和幼魚的監控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Helgason稱,Laxar目前在收獲其第二批三文魚。去年,該公司收獲第一批魚,產量約2,500噸,今年秋冬季的收成量約6,000噸。
“明年,我們計劃將產量提升至9,000噸。”Helgason說,“當局正在對Reydarfjordur地區進行新一輪風險評估,該地區的最大容量約20,000噸,目前限定的養殖容量為9,000噸。”
“2018年,我們的產品經貿易公司Seaborn運至英國加工成附加值產品,今年我們還會與Seabborn合作,但貿易格局卻在發生變化。”Helgason說。
“我們(冰島)已經同中國簽訂了自貿協定,中國市場需求比如快速上漲。”Helgason說,“另外,我們也在向美國和歐洲大陸發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美國、英國和歐洲市場將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