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遲早要結束,美國必然奪回失去的份額,加拿大龍蝦產業未雨綢繆。
作者/ Jason Huffman
編譯/ 胡路怡
2017年底,加拿大同歐盟簽訂的全面經濟貿易協定(CETA)開始生效,龍蝦出口不再征收8%關稅,2018年全年,加拿大向歐盟出口價值1.73億加元的龍蝦,較上年下跌3.4%。
自貿協定不僅沒有刺激加拿大龍蝦的出口,反而有所收縮,而在這中間,中國市場的影響不容忽視。
加拿大龍蝦協會(Lobster Council of Canada)主席Geoff Irvine告訴UCN,“在整個出口市場中,中國的需求起到了最重要的驅動作用,尤其是活龍蝦的貿易,徹底改變了分銷渠道的結構。”
“現在,每天都有航班從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市飛往中國,龍蝦的空運成為物流系統中一個常態。”
中美貿易戰讓加拿大出口商獲得一筆短期收益,但在Irvine看來,中美貿易戰遲早要結束,美國必然會奪回之前失去的市場份額。“因此,我們應該為最壞的結果做足充分準備,分化出口市場,回歸歐盟,是當前我們需要考慮去做的。”
Irvine稱,從明年起,協會計劃劃撥75萬加元,實施為期三年的市場推廣活動,重點增加歐盟市場的銷量。
加拿大龍蝦協會成立于2009年,由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出資建立。當時北美經濟正經歷大蕭條時期,加拿大政府寄望讓行業協會團結各方面力量,為產業打開銷路。
如今,加拿大龍蝦協會已有100多名會員,分布在東海岸的五個省,包括龍蝦加工企業、活蝦運輸公司、經銷商、貨運代理、機場服務商、原住民和主要捕撈業聯合會。
近一兩年,波士頓龍蝦供不應求,今年美國緬因州的產量預計下降30%左右,加拿大船頭價也比往年高CAD1.00-1.50/lb,北美批發市場價格也在跟著上漲。
今年前九個月,加拿大共出口價值3.8億加元的龍蝦至中國市場,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81.4%;美國仍是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額下降1.5%至11.5億加元。
相比之下,前九個月美國向中國出口價值2,790萬美元的龍蝦,相比去年同期(1.09億美元)下滑75%。
大型龍蝦加工出口商Tangier Lobster公司總經理Stewart Lamont認為,雖然貿易戰讓許多加拿大出口商收獲中國訂單,但并非長久之計。
“你可能認為加拿大出口商賺到錢了,但實際上他們要花費更多的成本去收購優質活蝦,這要比市價高CAD 2-3/lb。但中國人總會跟你討價還價,市場需求量雖高,實際成交價沒你想象的那么理想。”Lamont說。
Lamont也認為,中美貿易戰不可能長久,市場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正常和理性,一旦接觸制裁,美國能立即回籠50%的中國份額。
對于加拿大龍蝦協會來說,未來中國市場的推廣戰略將注重品牌和原產地宣傳,讓消費者區分加拿大和美國產品。同時,還要加大力度穩固歐盟市場,至少要在貿易戰結束之前,將產品分化到全球各大核心消費國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