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灣真鱈生物量下降,俄羅斯將大幅增加MSC真鱈產量。
作者/ Tom Seaman
編譯/ 胡路怡
12月2日至11日期間,北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NPFMC)召開行業會議,召集生物學、經濟學、統計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家,提議明年太平洋真鱈的捕撈額度,向政府建言。
此前,俄羅斯已將太平洋真鱈的最大捕撈限額(TAC)定為18萬噸左右,增加15%,其中約16.2萬噸通過MSC認證。從明年開始,俄羅斯MSC認證的真鱈將對美國阿拉斯加形成激烈的競爭壓力。
基于最新的科學調研,2020年美國東白令海和阿拉斯加灣海區的太平洋真鱈生物量較去年下降,東白令海真鱈生物量為75.1萬噸,下降8%,許可捕撈額度(ABC)約15.6萬噸(去年TAC為16.6萬噸)。
通常來說,美國政府最終敲定的TAC數值為ABC的91%,按此計算,今年東白令海的TAC或在14.2萬噸。
阿拉斯加的情況或比東白令海更為嚴峻。真鱈生物量下降至20.34萬噸,ABC額度為1.46萬噸。
業界認為,海水溫度上升是造成生物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大連太平洋真鱈向北遷徙,或游離海岸帶,偏離科學調研區域。此外,2014年至2017年間,真鱈的產卵率低于正常水平,多數魚群缺少3齡以上的大規格魚類。
在俄羅斯,政府為發展產業,拿出20%的捕撈限額作為“投資配額”,獎勵給投資造船和新建工廠的企業;另外,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企業在獲得MSC認證后,大力發展歐洲市場。在真鱈貿易領域,俄羅斯和美國的競爭無疑將更加激烈。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