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前11個月,中國進口的冷凍海產品增長了71%以上,其中白肉魚產品的進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9.8%。在2019年中國白魚的進口結構中,大部分進口價值急劇增長。
2019年11月,阿拉斯狹鱈產品(HS代碼030367)在中國進口結構中所占比例最高,占白魚進口總量的43.8%,其次是冷凍鱈魚產品(HS030363)占27.6%。過去一年,中國主要從俄羅斯,美國,挪威和格陵蘭進口阿拉斯加狹鱈和鱈魚產品。
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主要白魚產品的進口市場和出口市場。截止2019年11月,進口總額也超過17.8億美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119%以上。2019年中國對白魚進口需求巨大,同時對大多數產品進口量也急劇增加。除了進口量價齊增以外,中國也是白魚出口大國,截止2019年11月,白魚出口總額超過20億美元,
目前,美國繼續將中國視為促進市場營銷和強力營銷阿拉斯加狹鱈產品的潛在市場。根據美國狹鱈生產者協會(GAPP)的數據,到2020年,中國市場仍被視為許多美國白魚生產商和出口商的目標。
中國在全球白魚產業分量日益增加
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擴大,以及老齡化進程加速,中國對海產品的需求逐步加大,由此將為全球白魚生產商及出口商開放新的市場大門,將影響每個白魚生產商或加工商。
合作銀行(RaboBank)分析師Gorjan Nikolik曾表示,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及人工成本加大等問題,中國的白魚加工業正在失去其本有的優勢。中國人口14億,是俄羅斯、日本及巴西的人口總和,幾十年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勞動力嚴重減少,并會在2050年突顯。未來10年內中國將失去4000萬人口的勞動力,平均每年減少近400萬人。
然而,全球白魚養殖業發展迅猛。亞洲地區中,中國的羅非魚養殖業發展速度僅次于淡水白魚養殖業。近幾年,養殖羅非魚以每三年增加100萬噸的速度迅速發展,但羅非魚養殖業缺乏現代機械化發展。Gorjan Nikolik強調,從長遠看,地處拉丁美洲的巴西會是淡水白魚養殖業和加工業發展的潛力之地。中國則需要吸引投資更新加工設備,使其更具機械化和現代化,從而創造較好的利潤。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