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生,新西蘭出口到中國的龍蝦訂單也受到了影響。
據《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2月5日報道,新西蘭漁業局(Fisheries New Zealand)日前表示,受中國經銷商取消訂單影響,上百噸龍蝦滯銷,為了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它們中的一部分將被重新放歸大海。
報道指出,采取放生的措施是為了幫助因中國需求驟減而收到打擊的新西蘭龍蝦出口商。
據新西蘭Stuff新聞網站2月5日報道,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產生,導致中國的海鮮需求量大幅下降,上周新西蘭出口中國的150-180噸巖龍蝦因訂單取消受阻,無法啟運。
報道稱,新西蘭的龍蝦出口產值高達3.2億新西蘭元(約合14.5億元人民幣)。面對訂單大量取消的困境,新西蘭漁業立即向政府求救,希望能幫助他們減少因訂單取消帶來的影響。
對此,新西蘭漁業局相關負責人安德森(Stuart Anderson)稱,該局正與漁業公司和漁民溝通,研究如何處理這些龍蝦。“選項之一是將這些捕獲的巖龍蝦重新放回大海。”他說,保存活巖龍蝦的時間長短取決于容器類型以及數量,“這是考慮到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以及龍蝦的福利。”
2月5日,新西蘭漁業部長納什(Stuart Nash)宣布,他同意漁業官員可以將一部分巖龍蝦放歸大海。但納什表示,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對龍蝦行業的“健康、福利和可持續性”的潛在影響問題,更廣泛的海洋環境生物安全問題,以及對當地漁民和漁業的經濟影響問題。
同時,納什稱,并非所有裝在地面水箱中的大龍蝦都能回到海里,如果不同來源的龍蝦已經被放置在一起,官員們將考慮分開“釋放”這些龍蝦。
“對于龍蝦返回大海我們有嚴格的規定。官員們希望確保龍蝦能夠生存下來,同時保護它們放生區域的環境。”
任何想要放生小龍蝦的人都需要向新西蘭漁業部門申報信息,漁業官員也會監督放生過程。至于無法回到大海的龍蝦,漁業將需要為它們找到新的買家。
除此之外,漁業部門還在審議一項提議,即允許將已批準的捕撈資格從一個漁業年度結轉到下一個漁業年度。
此前,Stuff曾于2月1日報道稱,新西蘭最大的漁業部落合作組織Iwi Collective Partnership表示,該組織的目標是未來幾個月降低運營成本,保住雇員們的工作。
同時,這家公司開始擴大對中國周邊市場如日本的出口,維持利潤,“澳大利亞的同樣也是如此,我們沒法容納這么多水產,本地市場太小了。”
企業的另一個選項是冷凍這些巖龍蝦,但相比出口活龍蝦,利潤會下降三分之二。
報道指出,除了龍蝦,其他海產品、花卉和水果出口也受到飛往中國的出境空運驟減的影響。新西蘭貿易發展局(NZTE)表示,中國政府延長春節假期的決定,對當地進出口貿易也會產生影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