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多數漁船停泊在港灣內,卡松和兒子本該出海捕龍蝦,但龍蝦無人買,只能“望洋興嘆”
漁船點綴著麥當勞港( Port MacDonnell),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但當地漁民卻沒有心思欣賞它。
第二代龍蝦捕撈者卡松(Nicky Cawthorne)說:“鎮上所有東西關閉。”
該鎮的龍蝦捕撈船隊約有60艘船,現在每天僅有幾艘出海。
自中國爆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并禁止進口海鮮以來,卡松和他也是漁民的兒子近一個月沒有出海。
他說:“這將要影響到整個供應鏈,而不僅僅是我們。”
南澳這個有857人的小漁鎮的命運,與8,000公里外,有1100萬人口的武漢有著密切關系,中國政府決定封閉這座COVID-19病毒“震中”城市以阻止疫情擴散,并導致中國全面停止進口海鮮,令鎮上的漁民和漁船無用武之地。
在麥當勞港,幾乎每個人都與龍蝦生意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這里沒有一個人在辦公室里工作。
這里幾代漁民每天凌晨3點就駕船出海,拋鋼龍蝦籠下水,用辛苦的工作來換取收入。
近年來,這里的龍蝦基本上都是出口到中國市場,中產階級人數迅速增加并愿意花更多的錢享受澳洲的美食,令辛苦的捕撈龍蝦生意變得更有利可圖。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前,南澳出產的南方巖龍蝦95%是通過這個小鎮出口到中國。但此刻情況大不相同。
鎮上的五家海鮮加工廠之一,五星海鮮廠(Five Star Seafood)經理萊恩(Tom Ryan)說:“我們現在不出口任何東西。我們僅壓住所有貨。”
近一個月前捕撈到的約5噸龍蝦,仍養在萊恩工作的水缸內,價值約50萬元。
往年在正常情況下,他一天就可幾乎處理完這大部分龍蝦,把它們速凍后放入條板箱中,通過高速公路運到圖拉瑪林(Tullamarine)機場,然后空運到中國。
每年這個時候是生意高峰期,他的工廠通常會聘用23名員工,但現在僅聘用兩人,而且在中國控制住疫情之前,這一情況不會改變。
他說:“對我們來說,最糟糕的是許多人失去的主要的收入來源。”
漁民要以80至85元一公斤的價錢把龍蝦賣給加工廠,才能獲得利潤,但現在加工廠的水缸已裝滿龍蝦,不會出這個價錢來收購龍蝦。
買一個龍蝦籠的執照要花逾10萬元,有租一個執照,每捕撈到1公斤龍蝦,漁民要付65元,而且要先付錢。此外還要承擔漁船費,龍蝦餌料費,油費和工人工資。
此外,每個季度龍蝦捕撈量還有配額。
萊恩說,你現在仍可把龍蝦賣到悉尼,墨爾本和阿德萊德,但主要是銷往中國。沒有中國人來買,所有事情都無法回到正軌。
不僅南澳,其他幾個澳洲龍蝦的主要產地,塔州和西澳,捕撈和出口生意都幾乎停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