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打亂幾十年來養蝦人的節奏,大量冬棚蝦積壓,直至發稿時全國仍然有20一30%的冬棚蝦沒有出售,歷史少見,近期蝦價仍然在緩慢回升,十天后,天氣回暖,氣溫回升,冬棚蝦必要拆棚,高溫后水質難控制,蝦病必然增多,出蝦加快,4月中旬后冬棚蝦進入收尾階段。除北方地區存有少量㶽爐蝦,海南陵水三亞一帶存熱帶養殖蝦外,冬棚活水蝦應告一段落。
往年,春節前后賣蝦后,連著趕放小春棚,爭取一棚養兩造,趕在“五一”前后出售,但受疫情影響,小春棚投苗受阻,同時部分養殖戶在觀望中推遲了放苗時間,今年出現倒春寒現象,南方外塘蝦放養二個月也長不大,據了解外塘幾乎沒有上二號料的養殖戶。
同時受蝦價低迷影響,部分養殖地區改養青蟹、金鯧魚、斑節對蝦、培育魚苗等養殖品種,避開白蝦養殖風險,今年白對蝦養殖面積大減。
養殖十五天外塘快大苗不到3cm
近幾年,水質環境惡化及蝦病頻頻暴發,泰糸快大品種養殖已轉向高位池、工廠化養殖,因養殖密度相對高,比在土塘養殖慢二十至三十天上市,但近幾年大量土塘選擇美糸高抗病品種白蝦養殖,養成大蝦周期一般在100天以上,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下甸,活水蝦上市量應比去年同期少四至五成,市場會出現相對短缺,那時國內消費市場已趨正常,蝦價上漲至合理價位應有期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