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zalo Vial稱,2019年收購AquaChile后,三文魚產業實現里程碑式的轉變。
作者/ Matt Craze
編譯/ 胡路怡
上世紀五十年代,智利農業大亨Gonzalo Vial先生開設第一家養雞場,世界農業巨頭Agrosuper(愛閣)由此誕生,在數十年的創業生涯中,Vial先生的業務拓展至豬肉和水產品蛋白生產。盡管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智利三文魚出口造成負面影響,但Vial對公司的未來秉持樂觀積極態度,長期向好的趨勢無法動搖。
2019年,非洲豬瘟(ASF)重創中國養豬業,Agrosuper的肉豬業務為集團公司帶來大筆收入,年營收增長46.4%至24.2億美元。與此同時,Agrosuper完成智利最大三文魚企業AquaChile的并購,公司水產業務收入約8.79億美元,占總收入的36.2%。
Agrosuper旗下的水產公司包括AquaChile、Los Fiordos、Friosur和Salmon Magallanes,去年公司三文魚總產量約21.8萬噸,排名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威(Mowi)。其中,大西洋鮭產量約15.7萬噸,銀鮭產量4.5萬噸,虹鱒1.6萬噸。另外,Agrosuper在哥斯達黎加還有1.8萬噸羅非魚養殖產量。
按三文魚產量計算,排名三、四、五位的企業分別是Cermaq(18.4萬噸)、Leroy Seafood(17.1萬噸)和SalMar(15.3萬噸)。
Agrosuper年報稱,去年公司三文魚產量已超過智利總產量的三分之一,28%三文魚產品銷往美國,18%銷往俄羅斯,16%銷往日本。
如今,Vial先生步入耄耋之年,作為Agrosuper的董事長,他曾表示要將Agrosuper股份過繼給四個兒子。
Gonzalo Vial
2019年開始,Agrosuper大刀闊斧地對四家三文魚子公司實施管理層重整,聘任年輕精干團隊來領導AquaChile公司。去年,僅一家AquaChile就實現10.3萬噸三文魚產量,創收7.37億美元,是智利唯一一家產量超過10萬噸的生產商。
Agrosuper無疑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002年,Agrosuper在中國和日本設立辦公室,當時針對亞洲市場的肉類蛋白出口量只有4.8萬噸,到了2016年,這一數字躍升至33.3萬噸,增長近600%。
自智利與中國簽訂自貿協議后,智利的農產品、木材、銅礦、酒類出口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智利人均GDP從2002年的4,400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1.6萬美元(數據:世界銀行)。
Vial說,Agrosuper的三文魚養殖產業已經完成里程碑式的轉變,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簽訂了可持續發展協議,成為全球“最高標準”的運營商之一。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