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漁業協會ASIPES稱,本月初約400條中國漁船開往智利,意圖捕撈南美大魷魚。
作者/ Matilde Mereghetti
編譯/ 胡路怡
2019年8月16日,智利通過了漁業與水產養殖總法(General Law of Fishing and Aquaculture),禁止南美大魷魚的拖網作業,但開放部分裝有繩釣裝載的手工船的捕撈權限。
當然,此舉引來部分智利業者的擔憂。智利漁業協會ASIPES認為,新法律無助于漁業經濟,智利本地拖網船無法在短期內完成升級改造,漁獲不足還致加工廠關閉,導致2,000工作機會流失。更有甚者,原本屬于智利的漁業資源很可能拱手讓給他國漁船。
ASIPES發言人告訴UCN近期,智利海域大魷魚資源有所恢復,而本地手工船卻無法駛向遠海捕撈;相反,這些誘人的資源引來數百條外籍漁船(以中國漁船為主),本月初,約400條中國遠海漁船從秘魯海區開往智利。
智利漁船(圖:ASIPES)
智利本地的大魷魚捕撈季從1月份開始,8月結束。ASIPES表示,因受限于新規定,2019年配額(20萬噸)完成度僅有20%,產量約4萬噸;今年總配額約16萬噸,完成度也僅有27%(約4.3萬噸)。
“2016年,智利出口了109,224噸大魷魚,但截至2019年底,出口量下降至37,388噸,2020年的出口量額還要雙雙下滑。”ASIPES發言人坦言。
2019-2020年9月智利魷魚出口數據(來源:聯合國國際貿易統計)
“很重要的一點是,2016年我們并沒有過度捕撈,在實現配額最大化利用的同時,還能維持加工廠運營。但2016年至今,智利大魷魚出口下降了70%。”ASIPES強調,“正因如此,他國漁船才借機奪走了我們的資源。從國家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一些智利漁業資源(如竹莢魚)已經得到了恢復,但我們不能允許我們的工作成果被外國漁船破壞。”
ASIPES主席Macarena Cepeda聲明稱,“我們正與智利海軍及商船總局積極協調,呼吁引起政府重視并采取行動,希望政府分配更多資源來監視漁業行為。智利海軍回復說,他們一直都在監視國際船隊。”
智利海軍上將Eric Solar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提及:“每年,我們都監測到許多外國船只駛離智利海岸,并穿越麥哲倫海峽,中國漁船便是這種情況,他們在尋找魷魚資源,這些魷魚資源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有季節性的供給。”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