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兩國交惡,巖龍蝦成為了犧牲品,澳業界在尋找替代品市場的同時,也在積極游說政府,以重奪中國準入權。
作者/ Louis Harkell
編譯/ 胡路怡
Ferguson Australia Group(FAG)是澳大利亞南部一家知名的海產品生產商,每年出口中國的活巖龍蝦數量大約350-450噸。大約一個月前,中國開始實施針對澳洲產品的限制性政策,巖龍蝦不幸中招。
“目前為止,龍蝦貿易還沒出現轉機。進口商們保持沉默,我們也不再向中國發貨。”FAG公司總經理Andrew Ferguson告訴UCN。
“我們還算幸運的了,因為我們擁有分化的市場。在澳大利亞,我們有著良好的品牌聲譽,通過零售渠道進行銷售。”Ferguson說。
Ferguson坦言,對于龍蝦行業而言,如果中國始終不允許活物進口,或者拖延檢疫和隔離周期,出口商決不能坐以待斃。“作為一款高端產品,巖龍蝦備受消費者追捧,這可真不是推銷員的說辭。”
“在本地超市,熟龍蝦零售價格在AUD 75-85/kg,去年這個時間段價格曾高達AUD 130-140/kg。因為成本降低了,超市也表示愿意加大采購量。在本地市場上,我們的主要銷售策略即在銷量與價格之前取得平衡。”Ferguson說。
“一般來說,(當中國市場出了問題),最快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本地市場尋找出路,開拓新的出口市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圖:Ferguson Australia Group
除龍蝦業務外,FAG公司將更多精力放在冷凍包裝魚片業務上,Ferguson預計圣誕節前后,澳洲消費者可能更愿意購買高端龍蝦產品,特別是在價格低迷之際。
澳大利亞南部的麥克唐納港(Port MacDonnell)是FAG公司龍蝦產品的主要收購地。巖龍蝦產季從9月份開始,持續至明年4月份,鑒于一些漁民已經完成了一半的捕撈配額,可稍作喘息。
Ferguson表示,對于中國暫停進口一事,當地漁民態度不一。“有些人決定暫停捕撈,回家修整;另有一位漁民,他剛剛購置了新船,最近頻頻打來電話,問中國市場啥時再次開放,我只能委婉地告訴他:抱歉伙計!”
“目前,東南亞成為巖龍蝦最大的需求市場,這幾天我們一直向東南亞發貨,但貨量并不大,而我聽說新西蘭龍蝦價格正在飆漲。”Ferguson說。
考慮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澳大利亞海產業界正積極游說政府,意圖改變困局。澳大利亞海產品貿易咨詢小組(Seafood Trade Advisory Group)表示,為了重奪中國市場的準入權,業內人士已在幕后做了不少工作。
“我們理解并尊重各國實施食品進口要求的權利,因此我們正在中國和澳大利亞當局積極溝通,了解和解決中國對澳大利亞巖龍蝦的檢查要求。”澳貿易咨詢小組稱。
“然而,一些澳政要‘不理解’中澳雙邊貿易的重要性。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已成為帶動澳海產業發展的變量,海產業為澳大利亞創造了就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巖龍蝦又是澳海產業的重要部分,數十年來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出口市場。”
“雖然漁業界和加工界正努力調整市場策略,尋找替代市場,但這需要時間。與前幾個月的市場定位相比,銷量和價格反映了一切問題。”澳貿易咨詢小組敦促兩國尋找對話的切入點,“我們要以成熟的方式來解決分歧,彼此尊重對方的價值觀和主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