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2日夜間報道,日本福島縣海域當日的試驗性捕魚過程中,捕撈上一條放射性物質超標的海魚。福島縣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下簡稱:福島漁聯)隨即停止了這種魚進入市場。
這是福島縣海域近兩年內再次發現放射性物質超標的魚種。
在2019年10月,福島縣捕撈到一條放射性物質超標海魚,隨后全面停止了所有魚類產品的出貨上市,并反復開展試驗性捕魚、檢測工作。2020年2月,福島所有魚種重新恢復上市。
昨日被發現放射性物質超標的魚種日文名為“クロソイ(kurosoi)”,學名是許氏平鲉,平鲉科、平鲉屬。在中國俗稱黑魚、黑石鱸、黑鮶,肉質鮮美,有“黑石斑魚”的稱號。
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的許氏平鲉 (截自 NHK)
福島縣內的研究所經過檢測發現,那條魚體內的放射性銫含量為每千克500貝克勒爾。而日本對食品中放射性銫含量的標準,是不超過每千克100貝克勒爾。
而據NHK,福島漁聯的自主規定更為嚴格:魚體內放射性銫含量不得超過每千克50貝克勒爾。
也就是說,按照日本國標,那條魚超標5倍;按福島漁聯的標準,超標10倍。
縣漁聯停止了許氏平鲉的上市,關于該魚種今后的市場流通,將遵守日本原子能災害對策總部的指示。
許氏平鲉(截自 Web魚圖鑒)
許氏平鲉在日本的捕撈量去年為3噸,福島縣海域進行的試驗性捕撈中,捕獲量僅占1%不到。
“有進出核電站港灣的可能性”
據NHK報道,福島縣水產海洋研究中心持續對縣海域內的魚類體內放射性物質濃度進行測定,結果發現,現在海域內魚的檢測數據值,較剛剛發生核電站事故(2011.3.12福島核泄漏事故)時期相比,有了大幅度下降。
去年1年間,該研究中心檢測了4261只魚,沒有1條超過每千克100貝克勒爾的國家規定。
此次超標的許氏平鲉,去年檢測了50條,均合格。
然而另一方面,東京電力公司(東電)在2019年調查發現,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許氏平鲉體內,檢測出每千克放射性銫含量為900貝克勒爾。
東電正在其福島核電站的出入口設置防止魚類進出的網,縣水產海洋研究中心正在調查許氏平鲉外游和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的原因。
研究中心放射能研究部部長神山享一表示,“考慮到新地町(福島縣臨海的一個町)海域海水和海底的放射性較低,因此我發自內心地說,檢測出這么高數值的放射性銫的原因還不知道,有魚種進出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的可能性,我們會調查原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