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鱈貿易逆差擴大,產品進少出多。
作者/ Louis Harkell
編譯/ 胡路怡
2021年進入最后一個月,回望歷史,多少海產業者們涕淚交加:先是接連在進口鱈魚原料發現新冠病毒陽性樣本,緊接著俄羅斯散貨被主要港口拒收,被迫運往釜山改由集裝箱運返,再爆港口擁堵,運費上漲,滯期增多,大連疫情等等,導致狹鱈產品“出多進少”,貿易逆差擴大。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中國進口31.2萬噸狹鱈原材料,比上年同期減少45%,進口額3.7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2%。
在出口方面,前10個月魚片魚磚凍品出口約15.4萬噸,同比減少2%,對德國市場的出口量達到6.5萬噸,同比增長1%。
今年上半年,因疫情限制,狹鱈進貨率大幅下降,龐大的加工業所需的原料被長期囤放在海外,直到進口時機成熟。今年10月份,中國進口2.76萬噸H&G狹鱈,同比增長44%。
俄羅斯出口商Gidrostroy認為,大連疫情以來,中國海產品加工重鎮進入新一輪封鎖,加工業面臨的原料短缺困境將持續到2022年,貿易逆差還將繼續下去。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