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蝦產量繼續增長,但價格已跌至疫情前水平,產業可能進入了一個衰退期。
作者/ Neil Ramsden
編譯/ 胡路怡
2021年,全球蝦產量增長率高達17.6%,今年增長還在繼續。資深人士認為,全球養蝦業正走向一個“拐點”,陣痛或將在2022年內到來。
北大西洋海產品論壇(NASF)期間,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分析師Gorjan Nikolik稱,亞洲和南美養蝦戶正面臨艱難時刻,養殖成本隨飼料、運輸和能源價格上漲而上升。其中,飼料成本比2019年上漲了30%,預計將持續2-3年,甚至更長;運輸成本比疫情前翻了一倍,有些地方甚至漲了三倍;亞洲養蝦業對能源的需求普遍偏高,特別是在增氧機使用頻繁的地區。
另一方面,南美白蝦的價格已跌至疫情前水平。銷量的增長完全由供應增加所帶動,大多數國家面臨經濟通脹,反映到餐飲業就是一種需求的減弱。援引美國道瓊斯餐飲酒吧指數,北美餐飲業在2022年1月達到巔峰后開始下行,這一趨勢還在持續。
中國是全球蝦類重要的市場,2022年仍受疫情影響。Rabobank預測,2022年中國餐飲業消費將下降5.8%。
“2021年,養蝦戶尚有多達40%的利潤,而到了2022年上半年,利潤空間所剩無幾。如果成本無法控制,價格繼續下跌,恐怕很多人要面臨虧損。”Nikolik說。
“2021年,厄瓜多爾蝦產量突破100萬噸,比2020年的79.3萬噸增長了30%以上,這一趨勢并未減緩。2022年前四個月,厄瓜多爾蝦產品出口量同比增長了33%。其他國家的蝦價從3月份開始下跌,厄瓜多爾的生產節奏并未減弱。”Nikolik說。
“今年,印度的出口與去年持平,市場反映出一種價格信號,價格下跌意味著養殖戶利潤縮水。在美國,印度蝦與厄瓜多爾和印尼展開激烈競爭。”
“前三個月,越南蝦出口增長10%,出口商從分化的市場格局中獲益,但原料蝦價格從年初開始下跌,總體仍比2020年和2021年強勁。印尼前三個月的出口增長了21%,印尼蝦的內銷市場較大,對緩沖價格起到一定作用。”Nikolik說。
“總體來說,全球蝦價自3月份下跌,目前的價格已跌至2020年上半年的水平。”Nikolik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