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roy CEO向投資者解釋企業戰略發展計劃。
作者/ Neil Ramsden
編譯/ 胡路怡
挪威大型三文魚生產商Leroy Seafood Group(萊瑞集團)認為,未來幾年全球陸基和離岸(深遠海)三文魚養殖業將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主要因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及相關法規未明確。
9月22日,Leroy CEO Henning Beltestad在資本市場活動日上表示:“我們認為離岸養殖是一項具有吸引力的產量增長潛力項目,但技術仍然不成熟,且法規還不明確。”
Leroy認為,深遠海養殖技術還處于概念驗證(第三)階段,技術發展層面的投資巨大,還需要進一步測試檢驗;在生物表現方面,風險及不確定性較高,成品養殖期對大規格健壯幼鮭依賴度較高;另外,深遠海養殖與近海養殖的協同效應比較有限(下圖)。
而對于陸基養殖業,Leroy沒有提出具體投資計劃。Beltestad稱,盡管陸基養殖的產量增長前景可觀,但投資吸引力仍然是一個問題,主要表現在資本支出和能源消耗過大;在生物方面也具有更高的事故風險,生長速度、魚品、存活率和動物福利方面存在不確定性(下圖)。
Beltestad表示,Leroy在挪威的三個產區經營鮭鱒魚養殖業務,還擁有大量的野生捕撈業務,公司增值產品向下游渠道的分銷運作正維持增長,更多原料用于自身價值鏈中的增值產品加工,銷售和加工業務覆蓋全球14個國家。
Beltestad強調,現階段全球海產品價值鏈十分零散,無法滿足日益復雜的客戶需求,但Leroy提供了更可靠、更快捷、更具成本效益的可持續價值鏈服務,通過產品創新支持全面可追溯性、質量保證和增值產品的創造。
Leroy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500億挪威克朗(48億美元)的年營收目標,2025年實現養殖業和下游業務的整合,在下游業務板塊實現12.5億挪威克朗的年營收,并創造領先于市場均值的每公斤收益率;2025年實現20.5萬噸三文魚產量,野生捕撈業務創收達到5億挪威克朗。
“與其他企業一樣,Leroy正在經歷成本膨脹,但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改進運營來平衡這一缺陷!盉eltestad表示,公司將繼續努力改善養殖生物性能,提振營銷生產計劃,吸引更多戰略客戶,提升價值鏈增值產品份額,并加速數字化和自動化轉型升級。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