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Gorjan Nikolik應邀參加在全球水產領袖展望峰會(GOAL),分享全球南美白蝦產量數據。
作者/ Jason Smith
編譯/ 胡路怡
10月3日至6日,第21屆全球水產聯盟(GSA)年度會議“全球水產領袖展望峰會”(GOAL)在美國西雅圖市舉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參會代表對世界主要養殖品種做產量預測報告。
根據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Gorjan Nikolik的模型,2022年全球南美白蝦產量大約550萬噸,亞洲產量接近400萬噸,比去年減少0.1%。2023年印度產量恢復,亞洲總產量將突破400萬噸。
2022年亞洲產量下滑,主要系印度供應問題,包括疾病、天氣、飼料成本和不斷下跌的蝦價加劇養殖業的壓力。中國的情況也是類似。
與此同時,今年印尼的產量有望恢復至2016年的峰值。泰國自2013年爆發早死綜合癥后,產量大幅萎縮;近兩年的增速相對緩慢,至今未能恢復至先前的水平。
厄瓜多爾養蝦業“技術化”繼續推進,拉動南美地區產量的增長,2023年全南美洲產量將超過200萬噸。
2022年,厄瓜多爾產量有望達到135萬噸,比2021年增長18%。2023年將進一步增長至150萬噸。
墨西哥產量也在穩定增長,年增長率5%至6%,今年產量將超過20萬噸。巴西產量維持兩位數增長,因基數相對更小,2024年或達到10萬噸。
委內瑞拉和一些中美洲國家(如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也在加速發展養蝦產業,數量級在5萬噸上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