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進口蝦市場低迷,零售銷量緩慢,商家寄希望于感恩節旺季。
作者/ Nick Sambides Jr.
編譯/ 胡路怡
下半年以來,美國蝦類市場疲勢漸顯,進口量逐月下降。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統計,9月份美國進口65,322噸冷凍暖水蝦,同比下降12%,進口額5.95億美元,同比下降13%。
美國蝦類進口連續兩個月呈下降態勢。8月份進口量71,666噸,同比大幅下降20%,進口額6.65億美元,同比下降19%;9月份的進口量額比8月份減少10%左右。
數據來源:NOAA
泰加集團(Siam Canadian Group)CEO Jim Gulkin認為,如果今年節假日(傳統消費旺季)市場依舊低迷,感恩節(11月24日)至超級碗聯賽(NFL職業橄欖球大聯盟的年度冠軍賽,2月12日)期間無法實現熱銷,蝦類進出口行業將陷入深度低迷。
“我們必須要密切關注消費趨勢,有多少零售庫存要清空,進口商的庫存還剩多少,以及每家進口商的具體情況。”Gulkin告訴UCN。“但我不認為經濟衰退會那么嚴重,我認為這(進口收縮)是消費者下意識的反應。很多人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燃油價格仍然較高,中期選舉和政治未來存在不確定性,很多事情都難于預測。”
鑒于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進口商的采購習慣,Gulkin預測,印度、印尼、越南和泰國將繼續削減蝦產量,直到供給過剩得到緩解。今年9月份,印度蝦輸美數量同比減少19%,至27,395噸,出口均價環比下跌1%至$8.73/kg。
“我了解到,印度蝦出口中國的銷量也有明顯下滑,中國庫存量較高。有些從印度發往中國的集裝箱被進口商拒收,除非印度給予進口商很高的折扣。可以想象,買賣雙方都非常困難。”Gulkin說。
“我們也可能在印尼看到類似問題,印尼養殖戶經歷了一段地獄般的時光,他們的原材料價格一直在下跌,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繼續減產。泰國沒有太大的減產空間,目前的產量已經很低了。”Gulkin說。
從貿易數據來看,厄瓜多爾是唯一呈現出口增長的國家,9月份對美出口量達到15,162噸,同比增長11%。Gulkin表示,厄瓜多爾養殖業非常成功,產量高速增長,而且病害問題很少,主要產量都集中在幾家頭部生產商的手上。相比之下,印度挑戰更大,養殖業主體以小規模散戶為主,且病害頻發。
Gulkin認為,蝦類市場的低迷可能持續到2023年,但也有機會在明年的1-2月份扭轉。首先,零售商有可能降價促銷,以減少庫存壓力,銷量可能會打開局面。第二,跨洋運輸積壓和集裝箱短缺問題已有所緩解,亞洲至北美的集裝箱成本從2.5萬美元下降至1萬美元,有些報價甚至降至6,000-7,000美元,但仍然遠高于疫情前水平(亞洲港口至洛杉磯的集裝箱成本僅3,000-4,000美元)。
然而,北美內部陸路運輸成本仍然非常高昂,美國冷庫短缺問題繼續存在,零售銷量緩慢,“現金流較好的零售商可以繼續補貨,其他的商家還在努力清庫存,交付速度放慢。”
Gulkin預計,美國餐飲業的蝦價還會下跌,而當遇到感恩節,消費才會有所提振。“接下來的六周內,消費模式會如何變化,餐飲業會怎樣,超市貿易會怎樣,市場將會回答我們很多的疑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