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的蝦農越來越多地采用紫外線來處理水質,嘗嘗作為化學方法的一種替代方案,結果顯示明顯減少池塘中弧菌的存在。
在養蝦池安裝紫外線處理系統
紫外線 (UV) 技術在印度尼西亞成功用作蝦苗孵化場水消毒和滅菌系統的一部分后,不少蝦農現在也考慮用于對蝦養殖池。采用紫外線技術的原因,包括:增強生物安全、減少流行的蝦病、減少長期水管理費用,以及采用生態友好的做法。
該技術與氯、過氧化氫 (H2O2) 等化學物質都是常規操作,迄今為止,化學物質一直是蝦池消毒的主要選擇。
一、紫外線技術在巴厘島的成功
一些印度尼西亞蝦農已經開始試驗紫外線技術,其中包括巴厘島的蝦農Sidiq Bayu。在過去的兩個周期中,他一直在使用FisTx Indonesia的紫外線技術。據他介紹,與他從海水中獲取的水相比,紫外線處理顯著減少了弧菌的存在。
此外,他表示,采用紫外線技術可以提高空間和費用方面的效率。此前,養蝦場需要一個特定的池塘使用氯制劑對水源進行處理。但通過紫外線,Sidiq Bayu可以直接用紫外線處理所有進水,并將其直接引入養殖池,而無需準備一個單獨的處理池。這種方法不需要長時間等待準備水源,即可引進養殖池塘。此外,紫外線系統與砂濾器集成在一起,可以提高水的透明度,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紫外線效率。
紫外線和砂濾器
就成本而言,Sidiq Bayu表示:從長遠來看可以節省大量成本。盡管紫外線技術的初始投資很大,但他指出,它大大降低了氯等化學藥品的持續投入,兩個養殖周期使用氯等化學產品所產生的費用,幾乎等于最初的紫外線投資成本。
Japfa集團子公司水產養殖技術與開發 (ATD) PT Suri Tani Pemuka正在積極探索池塘紫外線技術的開發和實施。ATD經理Muhammad Fuadi表示,氯制劑往往會留下殘留物,并導致病原體產生耐藥性,因此需要在后續使用中增加劑量。
Muhammad Fuadi強調:“對于負責任的水產養殖,我們正在考慮將紫外線作為氯或其他可能損害我們生態系統的質量或平衡的化學物質的替代品。同時,紫外線不會產生殘留物。”
二、要正確理解紫外線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線消毒僅代表一種生物方法,氯等化學物質仍然是水處理中的必要組成部分,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有效性。
理想情況下,紫外線處理是在物理處理后和分配到池塘之前對水質進行處理。因為紫外線的局限性在于它需要特定的水質,主要是一定的渾濁度參數,以確保紫外線穿透微生物。
養蝦場安裝紫外線設備
三、使用紫外線技術,如何確保效果
紫外線是一種電磁輻射,其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在消毒方面,會使用一種特定類型的紫外線,稱為UVC,波長在250至265nm之間。UVC通過破壞病原體的DNA結構、防止其復制并失去致病能力來有效殺死病原體。重要的是,它不會破壞細胞壁,確保微生物細胞內的有毒物質不會逸入水中。
不少公司已經開發了適合處理池塘進水的紫外線系統:兩個主要選擇是開放式系統和封閉系統,兩者都有明顯的優點和缺點。
開放系統設計用于與基于重力的配合使用,對于安裝和維護而言往往更具成本效益。在該系統中,通常部署在通往養殖池塘的水路上。然而,僅依靠重力可能無法有效地推動水,導致沉淀和消毒不充分。因此,選擇開放式系統意味著流入池塘經過消毒水體,可能會接觸病原體。
開放紫外線系統
另一方面,在利用管道作為室內的封閉系統中,泵產生高壓,使水有效地流過裝有紫外線燈的系統。這種方法避免了病原體入侵或水體處理不徹底的問題。盡管如此,高水壓可能會影響紫外線燈的耐用性。此外,管道長期使用會導致堵塞和水壓升高。
Muhammad Fuadi解釋道:“壓力過大會損害紫外線系統,尤其是套管和紫外線燈。通常,可以通過將紫外線系統放置在遠離泵或靠近養殖池的位置來解決這種壓力問題。當然,除了紫外線系統的類型外,還有許多因素影響紫外線處理的效果。其中包括:施用劑量,其中涉及紫外線強度和處理時間,這應與不同病原體相關。”
蝦池安裝紫外線系統
例如,對抗副溶血弧菌(EMS/AHPND的病原體)通常需要70-100 mJ/平米厘米才能有效治療,但一些蝦農更喜歡使用高達300 mJ/平米厘米的能量。由于缺乏國際標準,Fuadi 公司自有養蝦場內的運行水平甚至高達1000 mJ/平米厘米 。
Muhammad Fuadibias:“在我們的分析中,我們經常遇到不同研究對同一生物體的不同建議劑量。因此,考慮到化學和物理特性的一致性,我們通常傾向于采用更高的劑量。雖然這一決定通常不會引起問題,但可能會增加所需的投資,通常,我們使用300-350mJ/平米厘米。”
此外,他還指出了預處理策略的重要性,例如:保持濁度低于15個濁度單位 (NTU)、總懸浮固體 (TSS) 低于20毫克/升、化學需氧量 (COD) 低于20毫克/升。
四、使用紫外線技術具有長期效率
Muhammad Fuadibias同意蝦農關于使用紫外線的成本效益的說法。根據他的計算,使用紫外線的成本效益比化學消毒劑高出約16倍。
“盡管初始投資支出很大,但從長遠來看,運營支出只需要電費。這種運營支出比使用30 ppm氯或TCCA(三氯異氰尿酸)的成本便宜得多,紫外線耐久性并不高,主要涉及紫外線套管和燈,因為它們在暴露于海水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故障。”
“因此,如果我們將氯或TCCA與紫外線進行正面比較,要達到收支平衡點,可以在三個周期內實現。但是成本效益還取決于劑量,根據蝦農的需求量身定制,確定正確的劑量和投資價值取決于池塘的狀況及其病害史。紫外線燈的強度不是恒定的,因為它需要適應受不同水成分、不同養殖方法、之前是否爆發疾病和水循環速率等陰森。因此,安裝應始終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量身定制。
五、使用紫外線技術的未來
Sidiq Bayu Kurniawan指出,使用紫外線技術總體上不會帶來重大問題。但是不少人對這項新技術缺乏熟悉,主要挑戰圍繞技術維護,特別是套筒等組件。
從生產的角度來看,主要障礙是對蝦農或農場管理者進行有關這項技術的教育。一些池塘管理者或技術人員傾向于堅持現狀,即使有人表示有興趣采用紫外線技術。相反,一些蝦農對紫外線的期望更高,但Sidiq Bayu Kurniawan始終強調,雖然紫外線具有多種優勢,但它只是養殖系統的一部分,其他因素,比如:營養、蝦苗質量和生物安全等其他因素也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