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漁業生產不景氣,海洋捕撈產量下降。”記者日前從市海洋漁業部門及祥漁村、祥農村等沿海漁業重點村了解到,沿海漁村90%%漁船年后未出海捕撈。
昨日下午,祥芝祥漁村蔡先生介紹說,目前,該村95%%的漁船停泊在港灣避風,要等到4月中下旬才能出海捕撈。而從年后出海捕撈的漁船情況看,僅有頭兩回產量高一點,每條漁船根據功率大小每個漁汛能掙2萬元至10萬元不等,往后時間出海的漁船均虧了血本。這些漁船因經不起持續虧本的折騰而只好在漁港等“好日子”。
漁民蔡偉說,現在捕撈量少了,而柴油、漁工工資等捕撈成本卻不斷增加,柴油價格從最初的每噸2000多元漲至每噸4000多元,而目前每噸在6000元左右,加上冰、漁具等漁需物質價格也不同程度上漲,經受的壓力更大。祥漁村50多歲的漁民老蔡舉例說,去年休漁過后開漁期間,他那400馬力的鋼質漁船出海一趟,至少有80擔魚的收獲,而現在僅20多擔。相比之下,目前產量僅為旺季的四分之一。現在,每艘單拖漁船要是出海都得虧上1萬元至1.5萬元;雙拖鋼質漁船虧損更大,一般每次出海要虧2萬元至3萬元。漁民和船長們分析認為,現在就算捕撈產品在批發市場的價格較以前上漲了20%,抵去居高不下的成本價同樣劃不來。
今年來我市海洋捕撈業為何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據有關人士分析,一方面近海漁業資源逐漸衰退。近幾年來,隨著現代捕撈技術的提高,捕撈量與日俱增,海洋資源日益受損。近段時間,漁民捕撈到的魚幾乎都是幼小的苗類,這些魚還沒長大便成了漁民的網中物,同時,一些近海陸地企業非法排污,使得海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響了海洋生物特別是近海海洋生物的繁殖。另一方面,“海里冬魚去了,春魚還沒有來”。受季節性影響,每年的第一季度,大寒時節到來,南方的海水水溫在18℃ 19℃之間,不利于魚類的正常繁殖,通常情況魚類繁殖的適宜海水溫度在23℃ 25℃之間。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捕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